“大数据+人工智能” 维正助力知识产权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东方网    2024-09-04 09:20
来源: 东方网
2024-09-04 09: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的改革创新,搭建学习合作的交流平台、推进知识产权行业高质量发展,8月22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南山监管局联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举办了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资源对接会。知识产权行业及相关企业共100余人参会。维正知识产权科技有限公司的知识产权志愿者参会,公司副总裁章毅做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助力新质生产力和知识产权专业服务”的主旨发言。

维正是向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等服务的专业科创服务机构。在全国设有60多家分子公司,十余年来累计为20多万家中小企业提供服务。随着近年科技的发展,维正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线上+线下”、“AI+科创管家+业务专家”一站式服务,针对企业创新前中后的具体疑难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专业数据+科创大模型”破解创新难题

会上, 维正副总裁章毅对当前企业创新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

当前,国家正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作为创新主力军的企业可以大有作为。“但长期以来,企业创新面临诸多堵点卡点:创新前缺乏情报支持,找不到研发方向;创新中难以高效整合资源,研发管理与成果产出效率低;创新后未能及时形成高质量专利,创新成果未能发挥高效用等。”

章毅介绍,公司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提供的创新全过程解决方案,解决创新主体从创新前、中、后全过程的痛点。

在大数据方面,维正利用业内领先的数据资产体系,汇聚企业所需的多样化资源,包括6.9亿海内外企业数据、2万产业数据、4.8亿期刊论文、1.8亿专利、1.3亿商标数据等。经过算法与2000多名行业专家共同治理,上述数据实现了标签化、产业化和知识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具备全球科创数据智能服务能力的大模型,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知识产权产品与服务。

会议现场展示了的实际应用场景。在创新前,可以提供以AI能力为基础的科技情报体系,自动生成各类专题分析报告,为企业提供经营和创新所需的全方位情报,支撑研发需求与决策。在创新过程中,可从市面上的热销商品了解市场评价,进而分析相关专利、进行技术研发。帮助企业快速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在创新后,“专利语义搜索大幅降低了专利检索和分析评估的门槛,企业可以快速分析自身和同行的技术功效矩阵,结合自身技术特点与优势,确定专利申请方向。还能辅助生成技术交底书,为技术人员节省了大量文书时间。”

人工智能推进知识产权服务 业能力建设

章毅表示,促进企业创新需要加强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的外部环境。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

上述趋势意味着知识产权服务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比如市场需求更高质量、更专业化,在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下,需要更多的服务模式创新。但目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普遍面临共性难题,专业人才匮乏、相关技术需要更新迭代等,在企业普遍追求降本增效的环境下,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章毅介绍了AI在专业机构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首先,将各类知识产权数据与企业信息相融合的线上产品,可以帮助服务机构快速识别企业客户的知识产权特征,精准筛选、高效拓客;其次,专利和科学文献数据库可为服务机构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资源保障;最后,AI专利检索、AI申请文件质检、AI技术交底等能力能减轻机构人士繁琐的重复性工作,提高效率。

上述分享与介绍在现场引起参会人员的浓厚兴趣和热烈交流。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领先

此次会议设置了知识产权政策宣讲、保护站揭牌、保护站规范化建设指引等。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各级主管部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深圳市于2024年初印发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管理办法》,围绕“20+8”产业、重点产业园区等,推动行业协会等组织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目前,南山区已推动在重点产业、行业和商协会成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37 家,覆盖IT、新能源、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服装、家具等传统产业,地理标志等特色产业,以及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为超过2万余家创新主体提供信息检索、法律咨询、维权援助、纠纷调处等服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