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米刷新沈阳天际线!这座地标建筑核心筒封顶!

来源: 东方网企讯
2024-09-05 10: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5日,辽宁省沈阳市目前在施体量最大的超高层综合体沈河区金廊22-1项目318米写字楼核心筒提前封顶,标志着这座融合现代科技与美学理念的璀璨明珠即将闪耀光芒。

沈河区金廊22-1项目318米写字楼实拍图

沈阳市沈河区金廊22-1项目位于沈阳市金廊沿线核心区,由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建,总建筑面积61.6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含1栋318米甲级写字楼、1栋212米商品住宅楼、4栋160米商品住宅楼、2栋130米回迁楼和5层整体地下室。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周边功能配套,改善居住环境,激发新一轮的投资和消费热潮,提升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改善营商环境,为沈阳振兴发展开拓新局面。目前,两栋回迁楼共计466套安置房已于上月交付使用。

本次核心筒顺利封顶的写字楼为318米超高层单体建筑,地上71层,地下5层。项目团队运用BIM技术,三维模拟软件、超高层变形压缩技术、液压爬模提升技术、超高层北斗卫星测量技术等多种现代化科技手段,致力于为城市建造一座大型超高层综合体,最终历经900天解锁“云端生活”新高度,提前30天顺利封顶。

为确保工期及施工安全性,项目团队采用平、立面同步施工多点位液压爬模体系,模板采用铝合金模板,顶板、墙体同步施工,代替常规的“外爬内支”工艺,保证核心筒水平与竖向结构同时作业,极大减少水平结构的后置施工,确保施工期间竖向安全通道及时跟进,成功实现5天1层的进度目标。该工艺的创新使用,解决了劳动力、机械设备、生产材料等相互制约和调配的问题。

科技的推陈出新,不断为施工注入生命。项目超高层写字楼采用劲性混凝土柱+钢框架+核心筒结构形式,核心筒与外框之间的差异沉降控制一直是超高层施工速度和质量控制的“拦路虎”。项目团队在施工前,确定超高层结构竖向压缩变形的补偿方案,利用三维结构分析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构封顶后及投入使用5年至20年后的竖向变形工况,确保超高层施工期间压缩变形补偿的控制要求。同时,为保障318米超高层甲级写字楼顺利攀爬,项目团队在建筑物每爬升50米高度时,使用一局发展自主研发的超高层北斗卫星施工定位测控装备测量核心筒施工基准,精准测定超高层建筑在建造中因温差、风力、自振等因素导致的变形数据,通过“测量-调整-测量-再调整”的过程,确保项目能够及时“纠偏”,坚实、茁壮地“长高”,助力沈阳天际线不断刷新。

据悉,318米超高层写字楼计划于今年10月底实现外框钢结构封顶,于明年9月底整体竣工交付。

(东方网企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