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扎实推进数学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以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为导向,紧密结合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通过创新课程设计和深化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迈上新台阶。
一、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数学课程教学团队在学校构建立体化“大思政”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指导下,提出了高职数学改革的独特思路,即“三融入(文化知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与三结合(结合专业应用、结合实际生活、结合德育教育)”。该方案通过“问题驱动”和“专业场景应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以该模式为基础,学院在去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省级奖项多项,进一步验证了改革成效。
二、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实践平台
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大数据双创工作室”等创新平台,推动数学与相关技术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真实项目实践机会。通过这些合作,学生们能够将课堂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创新能力与职业素养。例如,在与某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优化项目中,学生应用数学模型,帮助企业提升了运营效率,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三、多元化育人模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在团队负责人尹方平老师的带领下,数学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尹老师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数学课堂,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他的教学案例获得了教育部课程思政案例征集二等奖,进一步彰显了学院在课程思政领域的创新实践。
同时,作为学校的重点学院之一,电气技术学院不仅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表现突出,还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及样板支部。在这样的背景下,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院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数学的恐惧,变得更加自信和主动,成功实现了从“怕数学”到“爱数学”,再到“主动用数学”的转变。
四、成果与展望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数学课程改革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学院将继续推动教学创新,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