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礼送碧潭飘雪,茶香话团圆 解锁中秋传统情结

来源:东方网    2024-09-13 13:42
来源: 东方网
2024-09-13 13: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秋茶礼为什么如此重要?

中秋是心灵归宁的特殊时刻,让人得以超脱日常,或沉浸于内心的宁静,或与亲人共忆往昔,笑语连连至深夜,此时都需要一杯茶作为媒介,而竹叶青茶业出品的碧潭飘雪,凭借醇厚滋味、花香鲜灵,就是理想之选。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

苏轼有茶仙的美名,这几句诗就是喝茶后,徐徐激发的雅兴、逸兴、诗兴。一杯一杯茶下肚,得意处腋下清风起,想要登上蓬莱去看看;写作时文思不畅,几盏清茶后,苏轼茅塞顿开,思如泉涌,彻夜挑灯奋笔疾书,甚至到了难以歇息的地步。

这份飘逸洒脱,在中秋节这天发挥到了极致。而碧潭飘雪这道中秋茶礼,同样可以帮国人抵达大诗人的烂漫之境。

碧潭飘雪冲泡后,可见茶汤清澈如碧潭,朵朵洁白的茉莉花如清晨初雪,飘荡于茶汤,这幅唯美的画面配上皎洁月光,自然与飘逸的情绪,撞了个满怀。

同时,清新雅致的香气飘满了房间,仿佛令人置身茉莉花园,心旷神怡。轻品一口,滋味醇厚、花香鲜灵,一股雅兴、逸兴、诗兴就这样汹涌扑面而来。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征明在诗中吐露情怀:过去的事情如消逝的梦,转眼又到了去年此时,不要辜负了这一天。如何不辜负这一天?带上一盒碧潭飘雪这样的中秋礼,就是理想答案的一种。碧潭飘雪成名市场半个多世纪以来,以国人文化为根,历经岁月陶冶,形成了独特的以亲情、友情、茶情为主题的“三情文化”。

作为碧潭飘雪的创始人,中国制茶大师徐金华最初与家人一起研究制茶之道,经过十多年探索,终于寻得分寸火候。此后每一年的伏天时期,女儿择花,夫人制茶,选花、采花、包花、窨茶、炒茶……每一道环节,无不展现出徐公一家人的浓厚亲情。

为什么要制茶?徐公想用一款高品质茉莉花茶,招待家中往来不绝的诗人画客。而大家品尝了碧潭飘雪后,纷纷激发雅兴,或是为其赋诗,或是为其提起画笔,刻画心中的茶情。一次次灵感诞生的时刻,进一步丰富了碧潭飘雪的文化内涵,并留下了许多以诗换茶、以画换茶的美谈。

碧潭飘雪作为中秋茶礼,堪称“天选”佳品。其香气口感与文化内涵,与中秋节完美契合,满足国人对情结的寄托、场景的重视及雅致的追求。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