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邂逅现代美学,古井贡酒2024秋酿大典圆满收官

来源:东方网    2024-09-13 14:29
来源: 东方网
2024-09-13 14: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古井酿新秋,好酒知时节”,9月12日,2024第十一届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秋季开酿大典在安徽亳州正式开幕。央视频与古井贡酒携手打造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探厂之旅,由特邀文化大使杨帆、权沛阳实地探访古井贡酒酒厂,探索新时代背景下让数字产生酒香的秘诀,为大家揭秘了“中华第一贡”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旨在让更多观众身临其境感受秋酿大典浓浓的匠心传承,了解每一滴秋酿与众不同的风味由来。

活动内容亮点频出,异彩纷呈。两位文化大使化身知识担当和好奇担当分线并行,深入窖池、车间探寻酒香源头,向我们展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活动还精心策划了央友圈互动环节,反响热烈,可谓是全方位满足了观众的期待。

“贡酒”基因 源远流长

“夏不酿酒”是古井贡酒自古以来一直坚守的传统。夏日气温高,影响正常发酵,而秋季天高气爽,温湿度适宜,正是酿酒的最佳时节。顺应自然规律也是对古老智慧的尊重,这一规矩已历经数百年的传承,深深印在了古井人的心里。

古法工艺 匠心坚守

“春暖制曲、夏热压窖、秋凉酿酒、冬寒窖藏”一坛秋酿头酒,蕴含了流传千年的古法酿制工艺,也彰显了古井贡酒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坚守的决心。

“九酝酒法对酿酒原料极为讲究,此外最为关键的是桃花春曲,也是古井贡酒一种独特的制曲工艺。我们选择在桃花盛开的20天里制曲,因为这时候的空气温湿,对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特别有利。古井贡酒之所以像幽兰一样芬芳不散,口感绵柔丰厚,就是因为我们手中的这块桃花春曲”,酿酒师透露。

除了对古法的探寻,经验丰富的酿酒师还为屏幕前的观众们展示了自己的“绝活”。历经岁月打磨,这些经验老道的师傅们把匠人精神化作一杯杯好酒送到了消费者的面前,这种对古法酿酒文化的传承和坚守,也为每一滴酒都增添了别样的魅力与风味。

文化传承 初心不改

与古法酿酒工艺旗鼓相当,中国的酒文化也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酒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远远超出了它的饮品属性,更多时候,酒是人们情感表达或者重大节日里欢庆与放松的载体,从古至今皆如此。

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无一不是借酒抒发着自己胸中的情感与诗意。当今社会中酒也是社交的重要桥梁,酒过三巡,人变得更加性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亲厚。亲朋好友欢聚,轻轻一碰,一句“都在酒里了”,就能把长年在外奔波,很久不见面的人变得更亲近。酒文化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这份璀璨千年的精神瑰宝值得我们用心传承和守护,这也是本次秋酿大典最核心的意义所在。

此次与央视频携手完成的探厂活动,是一次突破传统、引领潮流的大胆尝试,更是“央企联动”战略思路下的一次创新实践,古井贡酒依托国家媒体平台的公信力和创造力,不仅成功地赋能了品牌传播,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化了文化传承的效果。

“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文化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基因。这场盛大的秋酿大典,既展现出古井贡酒对传统文化深深的敬意和传承,也向我们展现了传统酿酒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为进一步传播中国白酒文化,提升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增添助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