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为人民幸福生活提供更多便捷与舒适

来源: 东方网
2024-09-19 14: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4年暑运圆满落幕,铁路交上一份62天累计发送旅客超8亿人次的亮眼成绩,史无前例的数字翻开铁路运输实力新篇,有力印证铁路服务品质的提升。

出行变得更从容。铁路客流数据是观察社会民生动态的一个窗口。暑运旅客发送总量从2012年的3.65亿人次到今年的8.87亿人次,日均发送量从589.3万人次到1431.2万人次,耀眼数据的背后,是一段艰难的交通发展史。曾几何时,火车购票窗口前,一派“车水马龙”“水泄不通”的景象仍在老一辈赶路人脑海中久久不能忘记。现如在,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6万公里,铁路运营总里程突破16万公里,“坐着高铁看中国”成为一种新时尚,中国高铁高歌猛进,短短十来年,一跃成为世界高铁总里程榜上的“一哥”,与此同时,公路、水路、民航等领域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公路建设四通八达,通乡达里。C919大飞机的出世,再一次唱响了中国制造的最强音,明青轮”矿砂船在港口以及巴西里约热内卢间往返运送铁矿石,当之无愧的海上“巨无霸”,彰显中国强大的工业建造能力……一系列交通工具的高速发展,运力不足已经不再是老百姓选择出行的短板,人民出行变得更加从容。

出行变得更舒适。出行的过程中,列车速度更快,服务更好是旅客深层次的需求。对此,铁路部门优化完善12306旅客信息服务功能,增加候补同方向增开临时旅客列车、晚点提示、检票地点变更等服务场景,着力向所有乘车旅客推送服务信息。与此同时,客车车辆不断升级换代,配属动车组4703标准组,其中复兴号1722标准组,普速客车中空调车占比达94%,较2012年底提升了22个百分比。加强高峰时段旅客乘降组织和服务引导,动态增加安检验证通道,保障空调、供水、餐饮等基本服务,关爱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出行,铁路畅行码覆盖范围增至3500余趟动车组列车,提供互联网订餐服务的车站增至79个,努力提供卫生整洁、温馨舒适的旅行环境……一系列精准举措便捷,高效,充满人性化,让旅客出行更加舒适温馨,充满幸福。

出行变得更温暖。铁路部门加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铁路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以来,老少边和脱贫地区铁路建设投资5.4万亿元,占基建投资78.5%,145个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积极打造熊猫专列、呼伦贝尔号、京藏号、阿勒泰号、敦煌号、梅河号、京和号等精品旅游列车品牌,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助力旅游经济发展。在偏远的山区,“慢火车”如勤劳的园丁默默“耕耘”,“慢火车”向着民心开,朝着共同富裕奔小康的目的奔腾向前。在车站内,有奔波归家的赶路人,也就会有留守工作的奉献者。我们可以看到,火车站内灯火通明,检票口站台上的客运人员在忙碌着,维持着返程人员的出行秩序,提供着力所能及的服务。洁白大马路上,环卫工人在风雪中清扫垃圾,守候着城市明天的太阳......像他们这样的人,坚守奉献是他们的代名词,而敬业感佩之情,在我们的心底,亦油然而生。

岁月不居,时节长流,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火车头”,中国铁路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铁路的世界领先优势,为人民幸福生活提供更多便捷与舒适。(谭忆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