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村教育,绽放英语之光 —— 记张惠玲老师的教育情怀

来源: 东方网
2024-09-20 15: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武冈市芙蓉学校的一隅,有这样一位教师,她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扎根农村英语教育十余年,用知识的光芒照亮了一个又一个农村孩子的梦想之路。她,就是张惠玲老师,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教育工作者。

一、初心如磐,矢志不渝

张惠玲老师,1982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自小便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2004年,她毕业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英语专业,怀揣着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教育的执着,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农村教育的征途。

从武冈市育英中学到富田中学,再到偏远的洞口县黄桥镇九峰完小,她的足迹遍布了武冈及周边地区的多个农村学校。每一次调动,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但张惠玲老师从未有过丝毫的退缩,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那就是用知识的种子,在农村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二、爱心浇灌,情满校园

在张惠玲老师的职业生涯中,班主任工作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她深知,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她常说:“班主任工作就是爱的传递,要用爱心去呵护学生,用细心去了解学生,用耐心去帮助学生,用诚心去感化学生。”在她的班级里,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老师的关怀。

对于那些思想、纪律、学习较落后的学生,张惠玲老师从不歧视,而是更加关心呵护他们,想方设法转变他们。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难,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挑战。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许多原本落后的学生逐渐找回了学习的乐趣和自信,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

三、因材施教,创新教学

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张惠玲老师深知学生基础薄弱、教学资源有限等现实困难。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积极寻求突破和创新。

她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科学地进行教学。课前,她总是钻透教材,查阅资料,拟出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课中,她采取“综合性学习”“选择性学习”等新颖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后,她及时总结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她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四、潜心教研,引领发展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张惠玲老师还积极参与教学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她深知教研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期刊杂志,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022 年 12 月,她主持课题《运用 “思维导图” 构建英语高校课堂的实践研究》,并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2019 年 3 月,她与高沙镇六岭完小的老师一同编制造校本教材;2021 年 9 月,她参加水浸坪乡优秀听课笔记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2023 年 2 月,她参加武冈市优秀听课笔记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听课笔记。

她撰写的论文也多次获奖,《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先后被洞口县教研室评为一等奖;2023 年 2 月,论文《直观双减视域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优化调整思路》在湖南省《快乐学习报 - 教师周刊》编辑部审核评选,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2023 年 5 月,论文《浅议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被中刊网全文收录,并荣获全国优秀文章 “一等奖”。

五、桃李芬芳,见证教育情怀

二十年来,张惠玲老师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她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有的成为教师,有的成为医生,有的成为工程师,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张惠玲老师的事迹感动着许多人,她先后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农村爱岗敬业教师”、“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防溺水工作先进个人”、“最美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张惠玲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深刻内涵,她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乡村教师”!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