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云电器-广东机电”教育部机电设备类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第一期)在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白云电器-广东机电”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第一批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立项项目,是高校与企业协同落实新职业教育法、实践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具体举措和全新探索。
第一期专项培养开班现场
据悉,此轮参加联合培养项目的学员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的学生中遴选而来,并为其增设了独立行政班,单独设计了课程标准、考核形式,确定了校企混编的师资队伍。参培学员将有序完成3年的培养周期任务,包括以学校为主、辅助校外,学习理论知识、企业文化和考取从业资格上岗证;在白云电器现场工程师学院进行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在白云电器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实习等阶段。
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李伦强致辞
“白云电器结合国家职教改革方向,此次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开展现场工程师培养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组建教科研团队,构建教育教学体系,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相契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衔接,培养建设精操作、懂工艺、善协作、能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李伦强在开班仪式上表示。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漆军致辞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漆军对推进此轮联合培养项目高度重视,“通过协同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智能电气现场工程师,构建智能电气产业学院、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育人载体,对我们进一步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体制的改革之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此轮培养达到预期目标,切实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学员认真上课
“此次按照混合所有制特征开展的联合办学,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制定了产业特色鲜明的现场工程师试点方案,所学课程也做了精心设置。比如,我们依托智能电气省级示范产业学院,探索联合培养新机制、新模式,重点围绕现场工程师五方面能力要求,设置了‘微创新’能力训练、每周‘精益改善’竞技展示舞台等内容,系统培养学员创新习惯、管理技能和沟通表达能力。”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中心主任、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友余在介绍联合培养项目的特色亮点和推进情况时表示。
第一期合影留念
“白云电器-广东机电”教育部机电设备类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是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重要实践举措,旨在探索培养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近年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携手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持续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大力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搭建多样化人才成长平台,联合培养了一批应用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良性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