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澎湃,不舍昼夜。暮去朝来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过去了5年。5年来,黄河中下游最大的灌区——位山灌区,主动融入黄河战略大局,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加压奋进、砥砺前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奋力书写引黄事业的壮美答卷。一份份答卷,是拼搏的风采,创新的跃动,也是奋斗的印迹,实干的硕果。
供水卷
渠引黄河,福泽鲁西。如何使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是灌区人念兹在兹的奋斗事业,也是时代给灌区人的必考卷。为答好这张考卷,位山灌区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思想,通过早引抢蓄、拉长引水战线,租赁临时泵站、应急清淤疏浚等措施,努力克服黄河来水少、渠首引水能力下降等问题,全力以赴保障农田灌溉、居民生活、河湖生态补水以及跨流域用水需求。
5年来,位山灌区累计引水27.1亿立方米,年均粮食产量稳定在78亿斤以上,有力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跨流域调水13.2亿立方米,补水衡水湖、白洋淀,“解渴”雄安新区,有力服务聊城及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工程卷
灌渠等基础设施是灌区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对于位山灌区来说,承担着聊城市除莘县外7个县(市、区)和3个市属开发区的全部或绝大部分耕地灌溉任务,点多、线长、面广,扎实有力的工程建管工作尤为重要。面对水利工程这张常考常新的考卷,位山灌区主动融入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实施大局,实施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现代化改造,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等,衬砌改造渠道、配套建筑物,进一步疏通灌区“七经八络”,扩充“毛细血管”,夯实水网基础,提升工程节水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5年来,累计完成投资近9亿元,衬砌改造(疏浚治理)渠道220公里,新(改)建建筑物282座......灌区市管工程衬砌率达100%,干支渠计量率达100%,骨干渠道渠系水利用系数达92%,初步建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现代水网,工程调控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显著提高。
生态卷
位山灌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推进沉沙池区生态修复与治理,探索泥沙资源化利用途径,成功签订引黄泥沙再生利用合作协议,开启多方共谋引黄泥沙综合开发与推广应用新篇章;持续对灌区水利工程和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建成花堤、翠堤、廉堤等不同主题的带状公园,清正园、水润园等“水·堤”公园,宛如颗颗绿宝石,散落在渠畔,释放着生态活力;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林木傲然挺立,灌区骨干渠道成为“一干渠·乡村绿道”“二干渠·城市漫道”“三干渠·楷模大道”。
5年来,绿色成为位山灌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林草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水质达到地表水II类标准,成为“城乡绿肺”和“森林氧吧”。2023年7月“水美中国”第二届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媒体推介会上,灌区风采卓著,国家水利风景区标杆景区成为生态美丽灌区的最美注脚。
数字卷
位山灌区抢抓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建设契机,坚持整合已建、统筹在建、规范新建,注重融合创新,积极构建“1+3+N”数字孪生体系,为管好用好水资源,推进新阶段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和科技驱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覆盖灌区骨干工程的“天空地”感知网;强化“数据引擎”驱动,整合原有系统升级形成统一的数字孪生平台,灌区285千米渠道、800多处建筑物、4.63万亩确权信息等全部要素实现数字上图、一图管理;搭建需水预测模型、水动力仿真模型、配水调度模型等,运用远程闸控、全自动测流系统等,科学调控,精准量测,高效送水到田间,有力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四预”功能提升。
5年来,位山灌区的数字孪生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突破。2023年10月、2024年6月,全国数字孪生灌区现场会、全省现代化灌区建设现场会先后在聊城召开,数字孪生灌区建设“聊城蓝本”“位山经验”走向全省、全国。数字孪生成为位山灌区的新名片。
文化卷
最是文化润人心。位山灌区坚持依水彰文,以文兴水,创新传承发展黄河文化、引黄灌溉文化,奋力打造黄河文化传承弘扬“位山明珠”。总结发扬“战天斗地、不怕牺牲、甘于奉献、求实创新”的灌区精神,建成位山灌区历史陈列馆,生动展现灌区发展变迁,承载灌区人的深厚情怀;全面开展灌区水利工程遗产调查、红色旅游资源普查,建成四河头水利枢纽红色遗址公园,让群众在娱乐休闲的同时,感受沧桑巨变,守护水利遗产;打造“一馆一廊一场一品牌一基地”文化矩阵,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推进黄河文化、灌区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5年来,灌区在黄河文化、灌区文化传承弘扬方面,捷报频传、喜讯连连。2022年,被水利部列为“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列入《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名录》;2023年列入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单、2024年成为首批省级水情教育基地。
征衣未解又跨鞍,重整行装再出发。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座谈会精神,以拼搏开路,与奋斗同行,共同期待更美的黄河,更出彩的位山灌区......
(作者:聊城市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 李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