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榜单发布!

来源:东方网    2024-09-25 10:21
来源: 东方网
2024-09-25 10: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4年9月23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编写的《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及《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企业榜单(2024)》《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园区榜单(2024)》在第五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区域创新高地平行专题暨第二届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智库论坛上正式发布。

《报告》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经过长期调研以及行业专家的深入研究,自2020年起推出的系列报告之一。《报告》设计出了一套符合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发展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保障能力三个方面,持续、客观、科学的对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进行评估。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178家国家高新区共有2753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上市公司2257家,港股上市公司380家,美股上市公司116家,较上年增加了180家。由此,《报告》主要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展开评估和分析。

其中,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实现总营收223631亿元,同比增长5.7%;研发支出为9367亿元,同比增长8.5%;研发强度为4.3%,同比增长4.9%。

图1:2021-2023年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营收及创新投入情况

百强企业:创新势能强劲

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企业主要分布于40个国家高新区。其中,中关村科技园区拥有创新能力百强上市公司23家,位列第一位;上海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分列二、三位,分别拥有创新能力百强上市公司8家和7家。

图2:百强企业各国家高新区分布情况(部分)

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企业在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及创新保障能力方面均表现出色,主要呈现如下特征:第一,百强企业研发投入更高。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为42.43亿元,远高于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均值4.3亿元;第二,百强企业核心技术更多。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企业平均核心技术储备为4317项,远高于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均值425项;第三,百强企业人才结构更优。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企业硕士及以上人数占企业员工总数比重为9.13%,比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硕士及以上人数占企业员工总数比重(7.04%)高2.09个百分点。

表1: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企业与上市公司实力对比

百强园区:中关村一骑绝尘

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园区主要分布于28个省(市)。其中,江苏位列第一,拥有创新百强园区15家;广东紧随其后,位居第二,拥有创新百强园区10家;浙江、福建、山东、安徽、湖北等省(市)依次递减。

图3:百强园区各省(市)分布情况

中关村科技园区上市公司领先优势显著。2023年,中关村科技园区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达9.2万亿元,同比增长6.3%,位列全国第一;研发投入达3365亿元,同比增长6.7亿元;新增知识产权价值达5754亿元,同比增长3.7%。

深圳高新区上市公司核心技术储备加速。2023年,深圳高新区A股上市公司核心技术储备达到13.9万项,同比增加37.8%,位列全国第一;研发强度达到7.4%,同比增长8.2%;营业利润达到922亿元,同比增加6.2%。

上海张江高新区上市公司投资收益领跑全国。2023年,上海张江高新区A股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为352.6亿元,位列全国第一,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为1.5亿元;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7.9万人,同比增加11.5%。

百强榜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