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这个大赛,“含新量”和“含金量”拉满!

来源: 东方网
2024-09-25 10: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24日,2024“青年与海”人才科技周——中国·宁波(象山)海洋经济高层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举行。象山县委书记、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包朝阳出席活动并致辞,县委副书记、县长、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管委会主任李晓东为获奖代表颁奖,县领导张微燕、石坚定、史建立、梅旭东,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储昭节出席。

包朝阳代表象山县委、县政府,向所有莅临现场的嘉宾和选手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象山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象山是一座山海之城,海洋资源和渔业非常丰富,拥有6618平方公里的海域、1415平米公里的陆地、988公里海岸线、505个海岛、2500多艘渔船,年产海鲜近100万吨。一直以来,象山聚力从传统渔业大县向海洋强县转变,随着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进入实体化运行,象山县对推动海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愈发迫切。

包朝阳表示,象山海洋经济发展可以用“148”三个数字概括,聚集打造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先行示范区一个发展目标,围绕象山港临港装备、大目湾海洋科创、石浦港现代渔港、南田岛清洁能源四大片区,奋力推动功能材料、清洁能源、海工建造、临港装备、现代渔业、海洋生物、滨海旅游、空海信息产业等“才能兼备、余生有幸”八大海洋产业发展。希望通过“青年与海”人才计划,引入、汇聚和链接更多青年人才到象山创业,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让更多创新项目和资本在这里牵手。我们承诺将持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围绕“位子、票子、房子、孩子、圈子、面子”关键小事不断创优生态,为创业创新项目和人才提供充沛的“阳光雨露”,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作为海洋经济领域的创新创业专业品牌赛事,中国·宁波(象山)海洋经济高层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已连续举办两届,聚引了一批优质人才项目扎根落地象山。本届大赛以“青年与海·筑梦蔚蓝”为主题再次出发,设置基金投资项目专场和创新人才专场,聚焦“才能兼备、余生有幸”八条产业新赛道,向海内外招募参赛项目。

大赛自启动以来,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86个基金投资项目和262个创新人才项目。经过项目初审及前期比拼,共有10个基金投资项目和10个创新人才项目脱颖而出、晋级决赛。这些项目密切结合当前象山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覆盖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高技术船舶建造、现代渔业、海洋信息等产业领域,兼具“含新量”和“含金量”。

决赛舞台上,项目团队以“10分钟路演+5分钟答辩”的形式,全面阐述项目核心竞争技术、商业模式、市场潜力等内容。现场7位资深产业专家、专业投资人以及高校教授围绕项目创业背景、市场需求、盈利模式等方面展开提问,结合参赛选手现场路演和答辩的综合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分。

最终,基金投资项目分别角逐出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由“Net Zero in 2050海洋污染管理驱动者”和“海上漂浮式激光雷达测风系统”两个项目摘取桂冠。

据悉,最终获奖项目且符合象山县年度引才公告要求的,可直接认定入选“半岛菁英项目”相应层次创业团队和创新人才,分别在项目资助、场地扶持、信贷融资支持、发展奖励以及薪酬补贴等方面获得全方位全周期的扶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