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教育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识教育师资培训落地深圳

来源: 东方网
2024-09-25 13: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全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教育(ESD)正成为教育改革的创新点。

2024年9月20日-22日,在深圳南山智园,由钛友益思国际教育主办,深圳深谷源教育科技【悦行学社】承办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公众教育和参与项目SDGs Public Education and Participation Partnership Action (PEPPA项目)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识教育的师资培训,吸引了来自深圳、广州、北京等地的学员参加培训,并顺利获得了联合国PEPPA项目证书。

该项目负责人左涛女士根据中国国情和中国青少年发展特点,首先提出并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发为帮助青少年提升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素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下简称SDGs)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该体系是构建了融合SDGs的原则、具体内容、关系、实践和评估,以及与个人发展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体系,以期引发学习者产生根本的可持续理念和行为的转变。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教育技术项下的个人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方法及知识体系。

初阶课程深入浅出地对SDGs的背景、各个目标及其在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对青少年个体成长与可持续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体系化的教与学的理论和实践方案。

中阶培训为学员们提供了详实的体系化参与式教学设计,由学员根据标准化课程对SDGs的培训进行解读,并逐一对目标培训的具体参与式培训方案进行了实景演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对SDGs标准培训活动的实践演绎,掌握了SDGs的核心信息和培训要点,以及参与式的培训和教学方法。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泰斗史根东老师做专题讲座《群雄逐鹿,携手会师2030/2035——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演进与操作建议》,为学员们分享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宝贵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

史老师分享了团队在过去25年中在可持续发展教育领域的工作,介绍了代表人物及案例。强调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类福祉中的关键作用,认为这是实现高质量教育的创新范式与重要途径。

史老师认为,要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从理论转化为实际效果,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和措施,尤其有必要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验学校规划、课程体系设计、项目式学习、E-STEAM教学、可持续学习课堂、生态-智慧校园建设、教师素养培养等方面深耕实践,他还对如何开展知识创新、积累案例、团队建设与国际合作等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史老师近期在教育部期刊发表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图谱》一文给参会代表带来了积极的理论启示。

【悦行学社】创始人肖鹏老师具有8年创新教育从业经验,结合多年深圳本地探索经验,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优势与价值。肖鹏老师提到了深圳作为最具创新思维的城市,在国际化教育和未来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参加过往期师资培训的部分广州和深圳本地学员已经将所学应用知识运用到自己学校的课程建设中,并取得了一些实践成功案例。

来自深圳的学员王老师在系统学习完系列课程后,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她说,“原本是想着也许就是怎么把这些Goals融进课堂,建立一些关联。但是3天下来,发现远不止如此。左老师展示的很多活动,方法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方法需要多练,才能更好的自由切换。其次,大家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视角,让我的思维又打开些了。从人文的角度,未来的视角,更远的空间尺度来思考当下的一些问题,很喜欢这个火花碰撞。我们应该把SDGs这个工具好好利用起来,无论是在生活里还是学习上。”

PEPPA项目计划在未来5年内培养300名SDGs通识教育导师,通过参与式教学课程体系推动中国青少年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知与实践,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少年力量。本期学员在连续3天的时间里,通过参与式学习、实战演练等方式,体系化地学习了SDGs通识教育的内容,掌握基础理论、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等内容。本次培训后续也为参与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满足学员发展需求,让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深圳、全国甚至国际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钛友益思国际教育

钛友益思国际教育,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社会化参与的专业方案提供。2021年,钛友益思被生态环境部和中国儿童中心授权成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儿童活动的执行单位,并为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内乡项目、亚洲开发银行的中亚经济合作论坛性别平等项目、生态环境部等国际国内发展项目,企业和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执行。

悦行学社

悦行学社秉承产教协同生态共建,为可持续发展未来人才培育提供全球化视野,以及更多元实践的成长路径。秉持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在做产教融合的教育实践。期望能够挖掘在地价值与发挥本地优势更好的践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