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第40个教师节|南昌交通学院 周菁菁:春风化雨 教书育人

来源:东方网    2024-09-26 11:35
来源: 东方网
2024-09-26 11: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时光易逝,岁月如梭,我从事教育行业已有21年,从青涩到成熟,从束手无策到游刃有余,一路走来,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但更多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从教路上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其间有美好,有温暖、有挑战、有挫折,有来自学生种种的问题,也有自身业务能力不足的苦恼……

记得刚进入学校的第一份工作是担任辅导员。开学初期,“班导,军训服在哪里领呀?”“班导,医务室在哪里呀?”“班导,我的户口怎么迁到学校?”“班导,我的钥匙掉了怎么办?”我的心态是崩溃的,这和我预想中的工作完全不一样。

于是我向学校里有经验的班导请教方法,我们都知道谁不爱学生,谁就教育不好孩子。想要培养一段好的关系,就要关心他们走近他们。每天早读我清点人数,打电话到缺课学生的寝室叫他们起床上课,不接电话的就去他们寝室叫他们起床,上课教室离寝室走路要20分钟。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两个月,缺课的学生从坦然到不好意思,渐渐地迟到旷课的情况得到了改善。有一次晚上十点多接到学校警卫室的电话,让我去领学生。原来是班里的一个男生参与打架被带到了警卫室。我看到学生受伤的额头二话不说先带他到医务室处理伤口,接着让他赶紧回去休息,再返回警卫室了解情况。早年学生交学费都是要到学校服务窗口刷卡或交现金的。有一位男生迟迟没有缴费,问其原因,他支支吾吾地说赌钱把学费都输了,也不敢告诉家长。我很震惊也是恨铁不成钢,只能安抚他帮他打电话告知家长,也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让家长不要责骂,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春风化雨,人心换人心,渐渐地我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相处时间久了,我也学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毕业后,大部分学生都很快很好地融入社会,不少同学事业有成。

后来我转岗为专职教师,多年来我一直承担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年超额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在具体工作中,我努力做到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工作态度端正。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我还经常在课下与学生交流,理解学生的意见和心声,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建议或要求,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我耐心解答、正确教育和引导,鼓励学生珍惜求学时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阅读优秀书刊。常年为考研或考证的同学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辅导或答疑,做到有问必答。这些都为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的育人故事很平常,是千万个教育故事中的一个缩影。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爱与爱的传递。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作者:南昌交通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周菁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