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蒙风乐舞团”赴通辽开展主题活动,对话乌兰牧骑探索安代魅力

来源:东方网    2024-09-28 11:41
来源: 东方网
2024-09-28 11: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领悟蒙古族安代舞的文化内涵,探索安代舞的传承发展方式,8月19日,“蒙风乐舞团”实践队赴通辽第二届西辽河文化节“筑梦北疆 共同向未来”库伦旗乌兰牧骑专场文艺演出观赏霍林郭勒市乌兰牧骑艺术团带来的精彩表演,感受安代文化艺术的深厚内涵与时代价值。

演出伊始,乌兰牧骑以歌乐舞《火红安代》拉开帷幕,开场便使现场观众深刻感受到安代文化艺术之乡的魅力。只见演员们先围成圆圈站好,个个手持红色彩绸,随着领唱者的歌声翩翩起舞,整体排列有序。摆手、跺脚、踢步、顿足、踏步......演员们动作整齐划一,流畅自然,整个表演气势恢宏,如同万马奔腾,给实践团留下了深刻印象。实践团成员认真欣赏并学习该表演,分析安代舞蹈的动作特点与艺术风格,力求对安代舞蹈拥有更加全面细致的认识与了解。

接下来,实践团更是体会到了安代文化之乡丰厚的文化底蕴。歌曲《故乡是我永恒的眷恋》曲调舒缓,让人情不自禁想象出内蒙游子心中对故乡深深的羁绊;《心中流淌的西拉木伦》《荞麦花开等你来》、器乐合奏《塔敏查干》旋律优美,深情赞美了内蒙古库伦旗;而男女群舞《俏皮饸饹》及情景剧《我也是草原的孩子》等节目寓文化内涵于艺术表演之中,充分展现了库伦旗各族人民用智慧和汗水绘就的壮美画卷,奏响了民族团结、繁荣发展的雄浑交响,表达了库伦人民对党、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的无限深情。

表演结束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后台,邀请乌兰牧骑艺术家进行访谈。实践团成员结合自身舞蹈专业背景知识,围绕安代舞的历史发展、文化内涵、动作表演、传承现状及传播途径创新与艺术家们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并根据所见所学与艺术家们交流自己的见解,提出团队成员自己的建议。乌兰牧骑艺术家们对实践团挖掘安代舞蹈内涵、探究安代舞蹈传承路径的活动表示了肯定,并对团队成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访谈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对乌兰牧骑艺术家们表达了感谢,并进行了合影留念。

本次参观乌兰牧骑活动帮助实践团充分领悟了安代舞蹈的文化内涵与舞台魅力,同时为团队探索安代舞蹈的传承发展方式提供了专业的帮助与崭新的思路。通过对安代舞的深入挖掘与探索,实践团成员对安代舞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感悟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激励了实践团成员为推动安代舞的传承、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团结与文化繁荣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白珍雨,屠晓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