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苏州市吴中区智慧教育发展进程,提升教师的智慧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学习,2024年9月20日,吴中区智慧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顺利落幕。吴中区教师发展中心张锐军、吴良、唐学民、胡松龄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及吴中智慧教育项目一期 9 所试点学校的分管领导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覆盖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 地理九大学科,赛前吴中区教师发展中心依据学校推荐与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遴选参赛教师,从101位教师中评出16位老师参加区级比赛,最终8名老师获一等奖,8名老师获二等奖。
评比活动分两批次进行,第一批次已于6月11日在独墅湖中学开展,第二批次于9月20日在城西中学完成。现场,授课教师们准备充分,多维度运用智慧课堂创新教学,亮点频频,巧妙利用智慧课堂平板教学模式的优势,为学生打造了互动、高效、活跃、有趣的课堂学习环境,有效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环节,促进了对学科知识的感悟和建构。
尹山湖中学董颖老师带来的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获一等奖。具体来说,在学生活动与实验中,利用智慧课堂的计时器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效率,再通过模拟实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步骤,规范实验操作。接着借助数学画板,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动态变化,并通过智慧课堂的互动小游戏、观点收集、截图出题等功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对症下药,提高学习效率。最后,自制全息投影,从物理走向社会,科技与物理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养。整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活动、实验探究总结规律,再通过教师引导、科技支持来帮助学生理解与巩固。
另一位英语学科一等奖获得者碧波中学程晨老师上课的内容为《Unit 3 A day out-Welcome to the unit》。在教学设计时,围绕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联,引入各种苏州相关元素,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各个活动,引导学生逐渐从基于语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超越语篇的学习。宏观层面看,本节课明、暗线交织:明线为物理意义上的旅程,暗线则从where、what、how三点引导学生领会“travel”的内涵;微观层面看,本节课尝试寻找跨学科的知识联系,将音乐、数学、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糅杂在一节英语课内。在信息技术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除了引人入胜的视频、音频、图片外,VR、AR、AI等技术也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穿插呈现。同时,遵循教学评一体化及单元整体化教学要求,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学生们不仅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能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董颖老师认为:“智慧课堂通过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增强了师生互动,并推动了个性化学习的发展,这种新型教育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程晨老师表示:“本次智慧课堂评比活动让我切实体会到了教育科技的无穷魅力与巨大潜力,体验到了科技给教学带来的便利与效率。与常规课相比,学生在智慧课堂上的参与度更高,积极性更强,课堂生成也更好。同时,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平板上数据的反馈即时调整教学”。
在吴中智慧教育项目一期项目进度汇报会上,唐学民主任指出,开展智慧课堂展示课活动是吴中区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关键举措,他强调了智慧教育运用平板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未来数字化教学的展望。
本次活动不仅有效推动了吴中区智慧课堂的全面应用,也提升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认知,同时,活动中也挖掘出一批信息素养高、融合应用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为推动各校教育信息化教学实践奠定基础,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