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31日,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主办的创新行为剧《楼梯》在群乐剧场首演,10月7日《楼梯》的二次演出又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这部改编自西班牙戏剧《楼梯的故事》的作品,不仅延续了原剧的时代背景与社会主题,还大胆加入了肢体行为艺术,将个体与时代的碰撞通过肢体语言具象化呈现。演员通过身体动作表达角色的内心情感与社会压力,展现出极富张力的自我压抑与解放过程,开创了传统戏剧与行为艺术融合的新形式。
这部作品通过独特的舞台设计与行为艺术手法,展现了90年代上海弄堂中四个家庭的故事,楼梯成为时代的象征,既是家庭生活的见证者,也是社会变迁的缩影。演员们通过在传统戏剧中加入行为艺术的表现方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时代对个体命运的深远影响。
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在《楼梯》这部群像剧中,每个角色的肢体动作都与其内心和社会地位紧密相连。赵英杰(大许饰)的动作轻快但带有不安,手插兜、步伐急促,表现出他对未来的迷茫与焦虑。当他面对生活的现实压力时,肩膀会微微内收,表达内心的疲惫感。王欣(MaryHe饰)的肢体语言表现了她在生活重压下的自我压抑与渴望挣脱社会枷锁的内心挣扎。通过与舞台空间的互动,她的身体逐渐从最初的拘谨与内敛,演变为最后的自信与解放,象征着个体在时代变革中的觉醒。
杨靖文(Lala饰)则通过稳固的站姿,双手叉腰的动作,表现出他内心的务实与坚定,而与赵英杰讨论时,他的手势虽夸张但冷静,展现了他对现实的理性掌控。高桥桥(晶晶饰)则完全相反,她的身体时常前倾,手部动作优雅流畅,透露出她对自由和爱情的大胆追求,目光始终坚定地锁定对方,表达出强烈的渴望与不妥协。每个角色的身体表达,都为剧情注入了更深的情感和社会层次感。种行为艺术的表现方式,使观众不仅从台词中理解角色的心理,还通过视觉与肢体动作直接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与社会对个体的束缚。
开创性意义
《楼梯》最大的突破在于对传统戏剧的改编和创新,将行为艺术融入叙事之中。原版话剧侧重于通过台词与情节推进故事,而此次改编则注重通过身体表达和舞台互动深化主题。这种肢体行为艺术的运用,不仅为剧目赋予了新的表现形式,还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使其直接参与角色的内心世界,体验个体与社会的紧张关系。
这种创新开创了戏剧表现的新形式,将行为艺术融入舞台剧,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叙事边界。通过这种创新表现形式,《楼梯》不仅传达了深刻的社会主题,也为未来戏剧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进一步推动了舞台艺术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