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站媒体重磅升级,兆讯传媒乘势“中国红”, 释放强劲发展动能

来源:东方网    2024-10-10 11:31
来源: 东方网
2024-10-10 11: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中国高铁传媒第一股”兆讯传媒(301102.SZ)核心资源站点北京南站迎来重磅升级。持续领跑国庆假期出行高峰,赋能第一曲线业务战略布局。

根据其半年报披露,公司已签约铁路客运站564个,开通运营铁路客运站509个,其中97%以上属于高铁站(含动车),运营5310块数字媒体屏幕,高铁数字媒体业务稳步发展,截至2024年上半年,兆讯已新增49个媒体站点资源,同时进行了34个站点的媒体优化。公司高铁资源优势不断加强,优质资源版图高速扩张,释放强劲发展动能。

图/兆讯传媒北京南站媒体资源

2024年国庆节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节假日7天,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9%,较2019年同期增长10.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较2019年同期增长7.9%。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北京共接待游客2159.64万人次,同比增长18.35%;旅游总收入268.85亿元,同比增长11.67%,均创历史新高。除了逛故宫、爬长城、看升旗等经典旅行线路外,今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中轴线成“十一”热门打卡地,受到年轻游客和亲子群体的广泛关注。

作为中国经济“黄金走廊”上的核心枢纽,北京南站推动了“轨道上京津冀”的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交流,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24年春运期间,北京南站累计发送旅客559.01万人次,同比增长54.73%,创春运发送旅客历史新高;今年暑运期间,北京南站累计发送旅客1128.45万人次,同比增长3.19%,创暑运发送旅客历史新高。承载亿万旅客出行需求的北京南站,是中国高铁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更是中国面向世界的科技创新与实力展现的重要窗口。

据了解,此次兆讯传媒全新升级的北京南站媒体资源,位于核心候车区域闸机口两侧,100%覆盖北京南站出发旅客,以40台80块110英寸超清屏幕,矩阵式刷屏打造同一时空内品牌沉浸式体验。兆讯传媒表示,将紧跟时代发展与市场变化,洞察出游消费趋势,深度聚焦高铁营销场景,持续布局优化更多核心站点媒体资源,赋能品牌获得场景营销新增势。

image.png

图/兆讯传媒北京南站媒体资源

国铁集团消息称,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自9月29日开始,至10月8日结束,为期10天,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77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773.9万人次,连续8天单日旅客发送量超1700万人次,其中10月1日发送旅客2144.8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一个个“创新高”“超同期”见证交通行业向好势头,彰显中国经济强大韧性与活力。在往来不息的人流、车流中,蓬勃发展的中国正自信满满铺展开一幅“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画卷。

9月14日,随着龙龙高铁梅州西至龙川西段开通运营,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6万公里,分别较2012年底增长64.2%、392.2%,中国铁路的路网规模、质量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目前,高铁覆盖了全国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中国高铁营业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位,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高铁营业里程的总和,也是世界上唯一实现高铁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的国家。中国高铁飞速发展为高铁媒体赋予无可比拟的时代属性和受众特质,成为一张具备战略高度的“国家名片”。

目前,兆讯传媒已建成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年触达客流量超过20亿人次的自有高铁媒体网络。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公司枢纽站点不断焕新升级,其媒体资源价值将日益凸显,考虑到高铁站“广触达”、“强覆盖”的枢纽传播属性,兆讯的市场表现和经营业绩有望实现新的突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