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总重达1.08万吨的无人驾驶重载列车从朔黄铁路河北黄骅南站出发,经过2小时30分钟行驶,顺利到达山东东营西站,标志着国内首次无人驾驶重载列车完成试运行,实现了关键技术和管控模式的自主可控。
当日 8 时 36 分,试验列车从朔黄铁路黄骅南站启程,历经两个半小时的稳健前行,顺利抵达黄(骅)大(家洼)线东营西站,全程运行平稳,精准停靠指定位置。这列由 108 节车厢组成、全长约 1.3 公里的列车,不仅展现了其壮观的身姿,更彰显了中国铁路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成就。
此次试验的成功,关键在于从关键技术到管控模式的自主可控。研发团队精心打造的 “数字化仿真、智能化驾驶、远程化遥控、集约化调度、一体化监测、少人化值守” 新业态,构建了国内首家在车站集中控制、列车智能驾驶全系统革新的智慧重载运输新范式。其中,综合保障及仿真模拟、远程操控及自动驾驶、空天车地一体化安全监测这 3 项填补行业空白的技术,让 “列车驾驶无人化、车站管控无人化” 成为现实。
这一突破具有深远的意义与影响。它标志着我国重载铁路实现了从自动驾驶到无人驾驶的崭新跨越,为推动重载铁路的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据估算,当这一无无人驾驶技术得以批量推广应用,朔黄铁路重载列车平均运行时速将提高 1.7 公里,平均牵引能耗降低 2.9%,每年预计可节省人力成本 1200 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期间,中国铁路客流量再创历史新高。数以亿计的旅客通过铁路出行,享受着便捷与舒适。铁路部门精心组织,科学调度,确保了运输的安全与高效。而无人驾驶重载列车的成功试验,无疑为未来应对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和运力保障,让我们对中国铁路的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中国铁路的发展从未停止脚步,每一次突破都是无数铁路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无人驾驶重载列车的试验成功,是中国铁路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又一辉煌成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铁路将继续以创新为引擎,引领世界铁路发展的潮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卢竞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