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程是事关教育百年大计的重大民生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中国二十冶承建的太和县第一中学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23.6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是县重点民生工程,工程室内装修工艺多样、材料多样、细部节点多,质量创优难度大。项目部强化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严把“事前、事中、事后”“三道关”,以环环相扣全过程质量管控“三步曲”,为创“黄山杯”奖项提供支撑。
事前先行策划,落实管理标准化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项目部坚持策划先行,紧紧锚定“黄山杯”目标,成立了以公司总工程师为组长的创优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工程难点、特点针对性进行创优策划及图纸深化,编制了切实可行的《创优策划书》《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并严格执行逐级技术交底,以超前管理为项目质量管控保驾护航。
事中动态管控,推动细部精细化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细节决定成败,建设伊始,项目部就按照“粗活细做、细活精做、精益求精”的要求,把精细化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核心。在“零缺陷”质量目标牵引下,坚持“样板引路,过程控制、统一标准、统一做法、精工细做、一次成优”管理理念,将高质量目标、高质量意识、高质量标准传递给每一位管理人员;将严格的质量管理、严格的质量控制、严格的质量检验落实到每一道施工工序。
工程项目的技术资料管理也是一项精细活,项目部严格规范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流程,工程资料编制了总目录和卷内目录,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图纸会审、工程设计变更、技术交底、隐蔽验收工程、分项工程验收记录、施工日记及竣工图完整有效;各类原材料、半成品均有产品质量证明、现场复试报告及见证取样;各项记录、数据准确可信、签字、盖章齐全,技术资料可追溯性强,分类合理,层次清晰,查找方便,充分彰显了央企的管理实力和技术能力。
事后“三检”把关,强化质控规范化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项目部坚决守好质量检查这最后一道质量管理防线,采用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质量“三检”制度,实行“样板制”“举牌制”加强对关键材料检验、成品保护等关键环节的控制。项目部建立由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专职质量检查员、兼职班组长质检员的质量检查小组进行日常和定期质量检查,戴着“显微镜”深入一线检查隐患,运用“放大镜”及时落实整改,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努力实现“过程精品”。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过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在太和一中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二十冶胸怀教育发展大局,扛牢主责务好主业,以央企实力和优势助力项目获得“建设工程‘颍州杯’奖”“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化创建示范工程”等奖项,并最终顺利获得“黄山杯”奖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获得“黄山杯”奖项,是对中国二十冶在工程建设和施工管理方面专业优势的肯定,它是一座“丰碑榜”,更是一剂“强心针”,进一步激发了二十冶人敢为人先、创优创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下一步,公司全体员工将珍惜荣誉、对标对齐、再接再厉,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创优水平,不断擦亮二十冶“金字招牌”,续写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国二十冶 胡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