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的司法资源有限,案多人少的矛盾仍然突出,只有深入推进诉源治理,通过融合法庭建设有效整合各方解纷资源力量,形成源头预防、联调联动、多元化解的纠纷解决机制,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诉讼增量,让多数纠纷通过非诉讼方式及时就地解决,法院才能有更多精力精细精办疑难复杂案件,公平正义才能得以更好实现。
东海法院下设四个派出法庭,辖区面积大,人口分布多,受理案件的对象大部分是老百姓,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非打官司。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第一线,如何更加充分发挥好法庭“桥头堡”作用,东海法院一直在创新中探索实践。
更主动,将为民服务关口移至群众身边
“我本来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了,但没想到几个小时的调解就解决问题了,咱们法院的诉前调解真是高效,让老百姓省心、省力、省钱呀!”近日,原告杜某对东海法院双店法庭将案件裁判从法庭上搬到田间地头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发出由衷称赞。
“在融合法庭,法官和调解员解开了我们两家的‘心结’,问题也得到实质化解。”不久前,一起土地纠纷连同一起房屋纠纷在石梁河镇南辰村融合法庭顺利解决。
一桩桩案件背后是东海法院立足化解矛盾纠纷第一线,把握“及时”和“就地”两个要件,通过融合法庭的建设强化资源整合、信息融合、力量聚合,深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务实举措,是法院和基层解纷力量“双向奔赴”的交汇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民的司法服务。
近年来,物业纠纷矛盾多发频发态势。对此,东海法院与物业纠纷集中的社区成立物业纠纷融合法庭,打造“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示范裁判”的三位一体解纷模式,推进物业纠纷高效化解。
针对金融纠纷大幅增长,缺席判决率高、执行到位率低的实际情况,东海法院探索建立金融融合法庭,以保全促调解、申请电子支付令、建立预查废证明机制、优化借款合同条款等方式,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金融纠纷。
东海法院下辖的四个人民法庭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对接,充分利用现有的乡镇综治中心、法官工作室、审务工作站等挂牌成立了融合法庭,实现人民法庭与镇、村两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相融合。
青湖法庭针对石梁河水库养殖业和水上安全问题设立水上巡回审判站,在葡萄、草莓等特色产业区设置特色农业巡回审判站,充分发挥王广银调解工作室的品牌优势;白塔法庭结合辖区吊车企业多的特点,在工业园区、工业集散地建设融合法庭,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双店法庭针对循环经济产业园纠纷,专项开展再生资源行业类买卖合同纠纷诉源治理,打造“老乡好”特色调解品牌;房山法庭利用融合法庭高效调解涉村土地纠纷。
更专业,让调解贯穿矛盾纠纷化解始终
人民调解组织扎根基层、遍布城乡社区,人民调解员来自基层群众、熟悉社情民意,是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重要依靠力量。
为借助基层调解力量联合化解属地案件,东海法院建设法庭人民调解员流动工作站,通过工作站对接政府社会综合治理网格,打通地方综合治理平台,在适用委托调解、邀请调解、“1+1+1”调解模式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人士的力量,推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同时,将调解员深度嵌入法庭审判团队,建立“1员额法官+1法官助理+1书记员+1调解员”的团队,充分运用数据平台及微信群组,开展巡回调解、巡回审判,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高效又便捷的解纷需求。
配齐配强基层法庭人民调解力量,是融合法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近年来,东海法院以“彩虹家事调解工作室”“王广银诉前调解工作室”等特色调解工作室为示范,持续深入推进多元解纷和诉源治理工作,使优秀人民调解员融入基层治理的“网格”中。持续筑稳夯实村居社区、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基层力量,引导基层群众借助基层力量处理民间纠纷。
更延伸,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
融合法庭着重各种举措衔接,实现法治宣传常态化,从源头上加强普法。“陆法官的讲座,对我们老年人帮助是很大的,以后我们对于上门推销特效药品、低价旅游陷阱都会提高警惕,可不能贪图小利。”古庄村村民听完法庭法律知识讲座后感慨道。
东海法院基层人民法庭主动延伸司法职能触角,将司法职能融入社会治理,协调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发力,将法官融入乡村、社区、网格、学校、企业,协助村居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诉前调解、法治宣传等工作。干警们时常与村民面对面,通过生动的案例现场释法,听听村民们的法律需求,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与此同时,一系列制度出台确保诉源治理工作得以长远发展。东海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系,与县委政法委联合出台《关于将万人起诉率纳入依法治县考核指标的实施意见》,与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民政局、县妇联等8家单位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非诉讼与诉讼对接、深化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打造“无讼村居”的实施方案》,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形成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衔接体系,压降民事案件万人起诉率。与县工商联共同出台《民营经济领域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实施细则》,建立“一商会一法官”常态化联系制度,推进助企诉调对接项目全覆盖。推行“法企同行”“法治体检”活动,定期为辖区企业提供法律风险评估、法律咨询活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通过不断探索更多高效便捷、贴近群众的纠纷解决方案,东海法院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用特色司法服务,绘就最美“枫”景。(李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