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新庄中学,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新庄街道,依傍东氿之畔,紧邻太湖之滨,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气息浓郁。此地不仅是宜兴市城市建设的重要板块,也是推动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功能区,洋溢着蓬勃的发展活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宜兴市新庄中学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傲然挺立,成为当地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
步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有学校名称的大石碑,它见证了学校近70年的风雨历程与辉煌成就。穿过江南特色的月洞门,门上“教学相长”的标语激励着每一位师生。校园内,教学区、行政办公区、生活区和操场布局合理,绿树成荫,环境整洁明亮,为学生们营造出一种沉静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1、农村教育的现实挑战与困境
然而,作为一所从乡村中成长起来的中学,在发展历程中既承载着乡村教育的希望,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其中,师资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全校57名教师平均年龄高达47岁,年轻教师匮乏。此外,专业课程师资不足,常有“非专业”老师跨学科任教。随着学校规模从12个班级扩展至13个班级,对教师和各类配套设施的需求激增,给这所农村中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教学资源的紧张状况也成为了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2、数字科技赋能,实现减负增效新突破
面对困境,新庄中学并未止步不前。在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新庄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于2024年8月启动了教育教学数字化提升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引入智能设备和数字化技术,为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教学负担的减轻和教学效率的提升。这一举措不仅有望缓解学校当前面临的挑战,更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学之初,学校操场上的有道趣动屏便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这款设备能够精准记录学生的运动数据,如跳远、跳绳等,并通过AI分析给出个性化的运动建议。此外,它还支持实心球、仰卧起坐、50/100米、耐力跑等10余项运动,学生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积极投身于体育锻炼中。在范天亦校长的带领下、体育组教师努力下,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运动积极性,如开展趣味运动会、分层跑步等,取得了显著成效。范校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创新方式,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除了体育教学外,学校还在课堂中部署了智慧教室,实现了平板教学、作业和考试数据的智能化管理。智慧课堂系统的高效备课、互动课堂、自主学习等功能,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帮助教师们减轻了负担。而智慧学业设备则能够采集学生日常作业数据,生成个性化错题本和班级共性错题,为教师们提供了有力的教学辅助,为精准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3、稳健前行,多元并举,匠心筑梦教育未来
在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管理效率方面,范天亦校长也有着清晰的规划。他强调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信息化设备的应用能力。学校将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此外,范校长还十分重视心育和科普教育。学校已荣获市教育局颁发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培育学校”荣誉,并与江南大学联合建立了“新禾心理气象站”。在科普教育方面,学校与宜兴市气象局共建了“新禾”气象站,在2024年江苏省青少年气象科普作品比赛中荣获多项省级奖项。
在文化建设方面,学校着力打造书香校园。除了丰富的纸质图书外,还引入了大量的电子图书和智能化的朗读亭,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
展望未来,范天亦校长强调,将秉持“日新成器”的校训精神,稳健引领新庄中学迈向新的发展高度,持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教育环境。学校将坚守卓越的教育品质,以前瞻的教育理念为指引,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栋梁之材。
同时,范校长深信,在数字化创新的强大推动下,新庄中学将能够有效破解农村中学普遍面临的发展难题,为乡村学子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借助数字化的翅膀,学校定能探索并走出一条既符合农村实际又充满活力的教育发展之路,让高品质教育惠及每一位乡村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