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珠海年鱼产业发展大会隆重开幕,年鱼产业再迎新机遇

来源: 东方资讯
2024-10-19 10: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4年10月18日,第三届珠海年鱼产业发展大会在万山区桂山岛开幕。本届大会以“天天有鱼,年年有余”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珠海年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升级,带动农民增收,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大会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珠海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年鱼”发展的三年间,珠海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围绕白蕉海鲈、金湾黄立鱼等标志产品,形成了以渔业为核心的第一产业。通过建设预制菜产业园,推动水产品深加工,形成了第二产业。还通过举办年鱼产业发展大会等文旅活动,打造“年鱼”文化品牌,推动休闲渔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第三产业。一系列举措将渔业养殖、水产品加工、文化推广和旅游服务等多个环节串联起来,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增强农民朋友幸福感、获得感。

本届大会亮点纷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广东年鱼大拍卖环节。在“德海一号”养殖平台开展试验、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提供技术指导的珠海首批深海咸化“白蕉海鲈”,以及珠海海洋集团旗下农海公司提供的一批深海金鲳鱼成为拍卖的热点。经过多次紧张刺激的竞价,最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获得我市首批深海咸化白蕉海鲈300斤,成交价18000元;阳西县海之蓝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获得一批深海金鲳鱼90000斤,成交价16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批次拍卖的海鲈鱼是以陆海接力的方式,在深海网箱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品质提升养殖试验。经第三方权威机构多次抽样检测,海水网箱吊养半年后的白蕉海鲈鱼,无寄生虫、无药残、无重金属,各项指标均符合且优于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检测分析数据表明,鱼肉品质得到极大提升,肉质更鲜嫩,口感更细腻。深海咸化海鲈的市场价格是传统池塘养殖海鲈的四倍以上,提质增效显著。

拍卖期间,部分“白蕉海鲈”由无人机搭载,短短10分钟就从海洋牧场配送至活动现场,充分彰显珠海“低空经济”示范区的优势,为“年鱼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值得注意的是,珠海“年鱼经济”在2024年硕果累累。今年上半年,助力白蕉海鲈、万山金鲳鱼等产品一个月内热销超过5000万元,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珠海)白蕉海鲈产业中心动工建设,万山海洋渔业省级产业园成功获批,斗门预制菜产业园入选全国百强榜,斗门鳗鱼也成功入选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大会期间举行了珠海年鱼产业链链主委任仪式,旨在通过创新驱动和资源整合,推动产业链的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全面激发年鱼产业活力。

会上也推出了2025年春节珠海年鱼礼包,包括万山生晒海干、软香丝苗粘米、陈皮干,将海味、粤味、年味相融合,为大众奉上一份满含珠海“诚意”的年鱼大礼包。

此外,大会还进行了海洋牧场养殖、信息化、金融保险服务等项目签约,预计为珠海年鱼产业带来超50亿元的投资,打造珠海乡村振兴和“年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大会的成功举办,珠海也将继续引领年鱼产业的创新之路,以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更多年鱼产品“游”进千家万户的团圆餐桌,实现富民强村、助农增收的“年鱼梦”。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