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兼导演冉吟啸,携影片《大雾朦胧》于2024年10月19日在第五届BICFE北京国际儿童电影展精彩亮相,并成功斩获评委会推荐奖。冉吟啸导演激动的发表获奖感言“这是我第一次捧起人生的第一个奖杯,从17岁开始拿起手机拍电影,到现在已经五年了。从高中生到大学生到大学老师。有时候我也很没有自信,因为我入围了几十个电影节都是陪跑的,所以感谢组委会让我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孩童时光”
在此次影展中,冉吟啸身着西装,尽显文质彬彬之态,风度翩翩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在此期间,冉吟啸导演与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选片人Nina Kochelyaeva、柏林电影节主席Heinrich以及阿联酋国家媒体中心电影制作顾问Ashrat Sarhan进行了深入交流。他的才华受到各位专业人士的高度好评,他们纷纷表示对冉吟啸导演的未来发展及作品充满期待,并将持续关注其成长。
据悉,冉吟啸导演的《大雾朦胧》入围了众多电影节并获得多项提名。该片不仅入围了本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并进行了世界首映,还成功入围北京国际电影节·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大学生电影节、第八届韦斯罗特斯电影节、第十届“朝霞奖”大学生影像盛典、第二十九届罗德岛电影节、第九届中加国际电影节、第十二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平原青年电影周、光谷武汉青年电影周等,同时还提名“光影随行”全国大学生视听作品展“最佳女演员”等海内外多个奖项。
北京国际儿童电影展创立于2018年,是一项非营利性的电影交流活动,旨在挖掘优秀儿童电影创作力量,为海内外创作者搭建文化交流的窗口。组委会围绕善良、友善、快乐、关心、勤奋、慷慨、幽默、智慧等核心元素,挖掘具有家庭、友谊、童年、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才能和创造力、培育和教育、价值观生活、关心自然、热爱职业等价值观的优秀作品。
冉吟啸导演的《大雾朦胧》完全符合这些要求。影片讲述了一个渴望坐船去外地赚钱的少年抢了一个想回家乡的小男孩的包,两人由此结识,且都怀揣着各自的“逃亡”想法。长夜过后,少年决定帮助男孩实现愿望,然而在踏上“逃亡”之路时,却被大雾笼罩。影片的元素充分围绕组委会所要求的元素与价值观,引人深思。进一步了解得知,这部作品由冉吟啸老师与刘释骏同学合作导演,刘释骏同学来自南京艺术学院,曾荣获多个电影奖项;杨宸琦担任总制片人,就读于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胡松韵担任执行制片人,是中国诗歌协会等众多协会会员,其参与的片子有《同花顺》《安踏三十周年》《阿利亚的吉尔巴拉》等。
在交流中我们又可得知,冉吟啸在影片中所呈现的主题是三峡移民融入不了当地生活,以一个小孩的视角展开。影片中两个陌生男孩有着不同的遭遇和想法,他们以人与人之间的细微共鸣为纽带,决定一同踏上“逃亡”之路。
冉吟啸因对电影的热爱和梦想踏上了电影创作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他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困难,如资金匮乏、技术不足等。但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学习与尝试,提升自己的能力,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擅长拍摄情感细腻的文艺片和刺激冒险的动作片。当他的作品获得喜爱与认可时,声誉也逐渐提升,奖项和赞誉成为了他电影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如今,他深入研究电影技术的发展,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电影人才。同时,他还将继续尝试转型,挑战不同类型的电影,突破原有风格的框架。他的电影道路极有可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在娱乐、文化、思想等方面引起共鸣和讨论,有望成为电影史上的重要人。
冉吟啸出生于2001年的中国重庆。作为一位杰出的青年电影导演、编剧及制片人,他毕业于南京传媒学院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如今担任高校青年教师一职。
他与宁才导演携手合作,共同导演了《逆光》;又与田壮壮合作担任制片,圆满完成了《阿利亚的吉尔巴拉》的摄制工作。该片入围猎鹰计划“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文化润疆短片创作季五强。此外,他担任制片的《再见,在梦中》成功入围德国汉堡国际短片电影节,《从今往后》则入围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单元。
冉吟啸还曾创办“Flying House国际电影教育”机构,致力于指导高中和本科学生考取海外电影院校,为青年创作者参赛提供有力帮助。17岁便开始拍摄电影的他,曾是中国最年轻的电影导演之一,如今活跃在电影教学一线,成为最年轻的高校教师之一,以其专业素养和热情为电影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