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三措并举”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来源:东方网    2024-10-22 15:13
来源: 东方网
2024-10-22 15: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乐至县坚持将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作为基层治理牵引性“提口袋”工程,从减负、赋能、增效三个方面发力,不断强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一、坚持以“大车”减负为切入点,破解“权小责大”问题。一是厘清权责边界。 深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村(社区)依法履职事项指导清单,明确24项依法履职事项、44项依法协助办理事项、7类负面事项;开展下放县级行政权力事项运行评估,对已下放的181项事权逐一研判,及时回收一批基层接不住、监管跟不上的事项,让基层做该做的事、做能做的事。二是精简基层事务。 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清理在村(社区)设立的工作机制,清理不规范和冗余标牌、制度牌100余块,减少村级出具证明事项23个,将基层精力转移到抓发展、抓治理、抓服务上来。三是 开展专项整治。 对全县政务应用程序、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进行了全覆盖清理整治,注销政务微信公众号14个,关停政务APP1个,清理解散1127个运维能力较差、利用率较低的工作群组,坚决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二、坚持以“小马”赋能为立足点,破解“人少事多”问题。 推动重心下移。 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增核乡镇(街道)行政事业编制83名,推动片区林业工作站经费、蚕桑站职能及人员编制纳入乡镇管理,强化乡镇(街道)对派驻机构统筹权、人事任免建议权等7项权力,明确乡镇(街道)对派驻机构、县级职能部门的考核比重分别不低于50%、30%,有力提升乡镇(街道)“话语权”。二是推动力量下沉。 全面清退126名乡镇借调干部,选派驻村干部214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170余个机关党组织和460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一线,不断壮大基层治理有生力量。着眼2026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确保每个村(社区)至少储备2名后备力量,充实基层力量。三是推动保障下倾。 争取衔接资金1060万元支持村(社区)完善综合服务设施,2023年发放的年度考核奖乡镇机关公务员人均水平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21.6%,先后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乡镇公务员2名,持续加大对基层干部关心关爱力度。

三、坚持以“车马”协同为落脚点,破解“效能低下”问题。一是 优化治理体系 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度,选聘街道、城市社区兼职委员57名,优化调整210个城市网格、3478个农村微网格,推广社区、社工人才、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创新“五社联动”治理模式,打通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二是 优化办事平台 加强“一网通办”,全县21个乡镇(街道)、315个村(社区)全部接入电子政务外网,认领依申请服务事项3818项,事项发布率和认领率均达到100%,一次办事项占比100%、承诺提速达94.95%、材料减免达70.7%。三是 优化服务矩阵 推广“左邻右舍”“百姓龙门阵”基层治理模式,打造零工爱心驿站、共享职工之家、货车司机暖心之家等党群服务站点48个,开展政策宣讲、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活动1000余场次,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真正让治理成效最大限度惠及人民群众。

投稿人:李坤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