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瑞安连续在北麂岛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先后投放大黄鱼、黑鲷等主要养护渔业资源苗种1000余万尾,助力海洋牧场建设及资源养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瑞安市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2021年北麂海洋牧场一期竣工验收,2022年瑞安北麂岛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成功列入第七批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自2022年成功列入第七批海洋牧场示范区以来,瑞安北麂岛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除了配置人工鱼礁区,还推进多功能信息监测平台、海洋牧场展示厅、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种、配套海钓船艇等工程建设,打造集养护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发展休闲渔业和智慧海洋监测于一体的海洋牧场示范区。海洋牧场中的人工鱼礁是鱼苗索饵、避敌、栖息的良好场地,在此开展增殖放流,就像让鱼儿“住”进了“海底别墅”。
增殖放流是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重要举措,对恢复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提高社会公众资源保护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确保增殖放流取得扎实成效,瑞安市充分考虑海域水生生物资源现状,科学确定增殖放流品种、规模和区域,并在苗种采购、发运抽查、计量验收、现场监督等各个环节做到了标准化、规范化。
海洋牧场建设与增殖放流相结合,可以有效加强渔业资源养护成效,据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2024年在北麂岛海域海洋牧场示范区开展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调查结果,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生物量显著高于周边对照区,垂钓调查结果来看鱼礁区渔获物无论从数量还是重量上都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较往年也有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