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始终坚信,城市治理的精髓在于细节,而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居民幸福生活的起点。”黄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润泽在一次社区治理研讨会上强调,“因此,我们要求各个社区必须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都不马虎,将治理工作深入到每一个网格、每一项服务之中,确保居民的每一个需求都能得到及时、精准的回应。”作为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黄山街道的各个社区积极行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探索和实践,将治理工作细化到每一个网格、每一项服务之中,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前端哨兵”入网 把力量聚起来
月河社区积极探索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创新了“月河三理”(即社区治理经理、群众服务代理、上级单位助理)融合治理机制,着力破解居民诉求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这几天,家住月河社区黄山中都小区的耿先生有个惊喜地发现:自家门口消防通道里杂物没有了,在此之前,消防通道被占用、杂物堆放现象普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自从有了小网格,小区里的事都有人管。”耿先生开心地说。
“我们发挥网格员、公益岗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通过发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公益岗、楼栋红管家、社区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攥指成拳包靠到小网格,以推进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消防隐患问题整改为契机,利用“红色星期一”志愿服务活动,确保每个网格有行动,每个楼栋保整洁。”月河社区工作人员郑丽丽介绍,月河社区将辖区内11个小区为单位划分为9个小网格,采用“社工+公益岗+网格员”的模式,形成居民共性诉求汇集、上报、分析、解决、跟踪的闭环流程,确保居民反映的共性诉求解决好。
“虚拟社工”强网 把服务提起来
“微信上说了声,没想到这么热的天接着就来处理了,你们社区做的工作我们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月河社区黄山华都的王大姨评价道。8月14日,小河在线接到黄山盛都居民反映小区内4号楼西单元西边电动车充电桩处常年有前方商铺排放积水,导致出行不便。“小河”接到派单,第一时间与盛都物业取得联系,并现场查看漏水位置和原因,社区和物业人员对该情况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联系专业人员及时安装新的落水管并将落水管引流至下水管道,第一时间处置到位。
7月19日以来,月河社区开创了“小河在线”24小时服务品牌,虚拟社工“小河”在线接单居民诉求,迅速派单,减去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单层层下派的时间,提高了办结效率。同时,每日发布惠民政策或社区动态,增加居民了解社区途径,通过线上表达诉求、问询政策,社区及时线下核实情况、专业解答,居民足不出户享受社区贴心服务、掌握社区动态,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
特色活动织网 把事情办起来
政苑社区坚持“聚焦关键小事,办好暖心实事”的基层治理理念,以党建为引领,依托“书记有约”基层治理平台,让居民遇到问题有地方说事,让基层治理有力度、有温度、有成效。“我们家楼层低、朝向也不好,想晒被子都不知道该晾在哪。”居民李阿姨感慨道。为有效解决居民晾晒的难题,社区立即召开协商议事会议,对增设晾衣架事项进行了安排部署。社区与物业连续多日在小区内全面摸底调研、精心勘察选址,在广泛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最终选取了阳光充足的位置安装公共晾衣架。晾衣架的设置,不仅解决了居民晾晒难的问题,还优化了小区环境,获得居民的一致好评。
黄山街道通过细“治”入“微”的治理方式,不仅解决了居民的燃眉之急,更在无形中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不仅体现了街道对居民需求的精准把握和高效回应,也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这之后,黄山街道将继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努力为居民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黄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朱文超说道。(王文静 任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