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滨州市委编办立足滨州实际,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提升理论水平
思想根基筑牢筑实。依托理论中心组学习、主题教育、联合主体党日活动、机构编制干部讲堂等载体,通过集中自学、交流研讨、理论中心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学习掌握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要义。理论素养求真求实。通过将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确定月份学习内容结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纳入主题党日学习范围,准确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点、核心要素、形成逻辑,着力提升党员素养,积极融入“1+1188”发展格局,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课题研究选育优化。
优化体制机制建设
加强经济工作统筹谋划。理顺领导管理体制,加强经济运行管理力量和过程管控,汇集整理全市经济数据,分析研判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对全市经济运行整体形势作出科学研判和预警,及时有效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市县科技部门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职能,发挥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在科技资源开发、技术转移、合作交流等方面作用,构建精简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要素保障机制。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低空飞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低空飞行空域协调保障职能,指导推动低空咨询、空域协调、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不断拓展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更好服务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服务保障力量
统筹优化编制资源。创新建立与市直行政单位履职成效及职能增减相匹配的编制统筹调配机制,建立市级编制周转池,重点用于保障重大战略、重要领域、重点任务,通过量化指标、科学测算、增减有据,进一步增强了编制管理的标准化、精准性。推进电商高质量发展。紧抓全域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机遇,加快推进跨境电商商务综合试验区机构建设,增设跨境电商相应机构,支持民营企业扩展海外业务,积极参与境外项目,引导海外企业项目落地,畅通我市民营企业与海外企业交流合作渠道,助力滨州品牌“走出去”。提升院校创新力。持续开展校企合作技术攻关,大力推动技术成果培育、转化和孵化,为滨州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挂知识产权学院牌子)更名为创新创业学院,实习实训处更名为产教融合处、加挂校企合作处牌子,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产学研用贯通的人才新高地。(张聪、陶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