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邹平:特色产业结硕果 乡村振兴开繁花

来源:东方网    2024-10-28 11:45
来源: 东方网
2024-10-28 11: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和美乡村,产业发展是支撑。近年来,好生街道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全面开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多角度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走进好生街道尹家河兔兔养殖中心,新型智能拌料机隆隆作响,标准化兔笼整齐排列,一只只肥壮雪白的兔子活蹦乱跳,甚是惹人喜爱。

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两委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与临沂市兔兔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通过对闲置花卉大棚进行改造,建成可容纳1.2万只种兔的现代化养殖中心。

“今年初,我们引进了1200只种兔,到9月初就繁育了4000多只仔兔,出栏后由公司按照市场行情统一收购,为村集体增加了10万元收入。”说起兔兔养殖中心,尹家河村书记尹鑫磊满脸自豪。

“接下来,我们还要探索‘养殖中心+农户’的经营模式,由村民认养仔兔,养殖中心提供养殖指导和收购全方位服务,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2-3万元。”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冯昌健介绍。

在好生村生态锦鲤养殖基地,一尾尾色彩斑斓、体态优美的金鱼正在水中自由游弋,宛如一幅水彩画。

今年来,好生村依靠花卉路“花鸟鱼虫”产业优势,围绕富民强村这一目标,建设起占地40余亩的锦鲤养殖中心。“目前,我们引进种鱼50尾,各类鱼种20000余尾,这是当岁,这是蝴蝶,这是茶鲤......”好生村书记张震向采访人员介绍着,“接下来,我们将不断充实养殖技术、拓宽销售范围,将锦鲤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尹桥村交通便利、土地平坦,传统种植经验丰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今年以来,尹桥村整合各类资源优势,建成了6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专门用于蔬菜种植,开启了高效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今年5月份,棚里的辣椒、豆角和西红柿都熟了,虽遭遇了几场暴雨,但收成还不赖。”尹桥村书记马用涛乐呵呵地说,“我们的蔬菜打药少、品质高,一上市就被抢光了,截至目前,村集体已经增收了35万元。”据悉,为了让大棚蔬菜茁壮成长,保证品质,在建设大棚时,村里就同步配套了水肥一体的滴灌设施,这既能省力、省水、省肥,还能让蔬菜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如今,放眼望去,好生街道上一处处宜居宜业的村庄错落有致,一个个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项目稳固扎根,一幅描绘乡村美景、产业繁荣、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宏伟画卷正缓缓铺展开来。

郝文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