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产业发展是支撑。近年来,好生街道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全面开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多角度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走进好生街道尹家河兔兔养殖中心,新型智能拌料机隆隆作响,标准化兔笼整齐排列,一只只肥壮雪白的兔子活蹦乱跳,甚是惹人喜爱。
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两委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与临沂市兔兔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通过对闲置花卉大棚进行改造,建成可容纳1.2万只种兔的现代化养殖中心。
“今年初,我们引进了1200只种兔,到9月初就繁育了4000多只仔兔,出栏后由公司按照市场行情统一收购,为村集体增加了10万元收入。”说起兔兔养殖中心,尹家河村书记尹鑫磊满脸自豪。
“接下来,我们还要探索‘养殖中心+农户’的经营模式,由村民认养仔兔,养殖中心提供养殖指导和收购全方位服务,预计每户每年可增收2-3万元。”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冯昌健介绍。
在好生村生态锦鲤养殖基地,一尾尾色彩斑斓、体态优美的金鱼正在水中自由游弋,宛如一幅水彩画。
今年来,好生村依靠花卉路“花鸟鱼虫”产业优势,围绕富民强村这一目标,建设起占地40余亩的锦鲤养殖中心。“目前,我们引进种鱼50尾,各类鱼种20000余尾,这是当岁,这是蝴蝶,这是茶鲤......”好生村书记张震向采访人员介绍着,“接下来,我们将不断充实养殖技术、拓宽销售范围,将锦鲤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尹桥村交通便利、土地平坦,传统种植经验丰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今年以来,尹桥村整合各类资源优势,建成了6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专门用于蔬菜种植,开启了高效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今年5月份,棚里的辣椒、豆角和西红柿都熟了,虽遭遇了几场暴雨,但收成还不赖。”尹桥村书记马用涛乐呵呵地说,“我们的蔬菜打药少、品质高,一上市就被抢光了,截至目前,村集体已经增收了35万元。”据悉,为了让大棚蔬菜茁壮成长,保证品质,在建设大棚时,村里就同步配套了水肥一体的滴灌设施,这既能省力、省水、省肥,还能让蔬菜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如今,放眼望去,好生街道上一处处宜居宜业的村庄错落有致,一个个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项目稳固扎根,一幅描绘乡村美景、产业繁荣、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宏伟画卷正缓缓铺展开来。
郝文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