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塔县追“风”逐“电”,“氢”装上阵,积极抢抓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和“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机遇,着力打造了以光伏、光热、风力发电和园区设施、储能调峰、电网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维护等产业配套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产业链体系,形成了新能源及配套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如今,成片的光伏板迎着阳光矗立,目之所及,皆是一片“蓝海”。
金塔中光太阳能“10万千瓦光热+60万千瓦光伏”项目是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之一。项目建设现场,25594面单块面积30平方米的高精度定日镜环绕着247米高的吸热塔。吸热塔下,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工人正在进行熔岩管道的安装工作。
“光电是绿色能源,前期投入大,设备更新快,维护成本高,税收优惠政策的精准落实,减轻了公司负担,成立至今公司累计享受各类税费减免640余万元,减免的税款,公司用来引进新设备,加快了项目建设及技术创新。”金塔中光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路国栋介绍说。
据了解,该项目于2022年3月全面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发电量13.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8.1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31万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益。
金塔县税务局积极组织业务骨干深入新能源企业走访调研,结合企业行业特点、适用政策、享受条件等情况为新能源企业发展出谋划策,通过“政策找人”进一步推动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让税惠红利快速精准“落袋”,助力企业发展。
金塔皓辉光伏电站是国家批复的甘肃省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项目总装机容量300兆瓦,建设了96个光伏方阵,每个方阵是3.125兆瓦,同期建设了一座110升压站。”金塔县晶昭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皓辉光伏电站厂长祁正福介绍,项目建成后,年均利用小时数达1830小时,年平均上网电量5.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7万吨,年发电收入1.5亿元。
由于光伏产业设备成本高,一次性投入大,资金回笼周期长,加上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资金周转面临很大压力。金塔县税务局及时与企业对接,并结合纳税人信用等级、主营业务、生产经营状况等,“精准研判+风险预审”,让企业及时享受到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助力建设项目加速推进。
“项目建设以来,公司不但享受到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切实感受到税务部门的优质服务,各种便民办税措施有效减轻了我们财务人员的负担。”金塔县晶昭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李小亮说道。
金塔县税务局持续优化税费服务和营商环境,以“送”福来工作室专家直联方式对重点企业开展“一企一策一帮扶”助力计划,提供实时“线上答疑”+定时“线下走访”定制化服务,运用税收大数据集成分析,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发展锦囊”,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精准释放。
如今,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兴起,金塔县红柳洼、白水泉从戈壁变成了开发热土,累计完成投资130亿元,建成中核汇能、粤水电、广东欧昊、晶科电力等重点新能源企业23家,新能源累计并网规模227.8万千瓦,一个个新能源及其配套产业项目“扎根开花”,新能源产业正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动力。下一步,金塔县税务局将持续聚焦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在政策支持、项目服务、纾困解难等多方面发力,助力县域经济加快实现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的转变。(刘艳 邓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