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爱心救·5分钟社会救援圈 急救链路综合演习活动成功举办

来源:东方网    2024-10-29 16:07
来源: 东方网
2024-10-29 16: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29日,“青岛爱心救·五分钟社会救援圈”急救链路综合演习活动在青岛音乐广场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共青岛市委社会工作部、青岛市总工会、青岛市红十字会、青岛市民政局、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青岛市应急管理局、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政府等部门联合主办,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市南区红十字会、市南区卫生健康局、湛山街道办事处等单位承办。活动旨在进一步检验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推动全市院前急救能力再上新台阶。

image.png

近年来,青岛市高度重视应急救援工作,“在人员密集场所增设300台AED”写进15件市办实事。今年4月28日,青岛爱心救·5分钟社会救援圈项目正式签约发布,并在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率先启动,全面建立应对突发生命事件的应急救援体系。

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邹晨宇分享了爱心救项目进展与成果。截至目前,项目已实现在青岛市及周边中心村增设1435台AED,开展数千场应急培训总人数达57095人,完成认证企鹅急救志愿者45510人,民众急救意识逐渐加强,城市与乡村应急救援能力大幅提升。

慈明慈善基金会现场向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共计捐赠700台AED设备,助力5分钟社会救援圈建设。目前青岛已有5万余名急救志愿者,作为社会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代表现场宣誓承诺“人人能救、人人会救、人人敢救”,争做急救先锋,在关键时刻竭尽全力救死扶伤。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腾讯SSV时光实验室副总经理胡晗翰向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急救先锋团队颁发证书和奖金。奖励项目启动以来首例利用新增AED成功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英勇事迹。

市总会主席张建刚宣布演习启动。通过现场模拟真实场景,展示了市民、志愿者、腾讯急救平台与120系统有效联动、五分钟快速响应的施救全过程,反映出5分钟社会救援圈急救链路的高效性与可行性。

活动当天,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纪总纲、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高嵘以及胡晗翰总经理分别发表致辞,对爱心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纪总纲书记表示,此次演习标志着爱心救项目在提升城市应急救护能力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演习活动加强宣传和教育,更好地动员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救援体系,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挽救生命。

高嵘会长在致辞中提到,市红十字会系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部门协同联动,聚合各方人道力量,强化青岛爱心救·5分钟社会救援圈公益赋能,不断创新应急救护培训模式,目前,全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取证培训新增5.9万人,位居全省第一。

青岛是腾讯SSV五分钟社会救援圈项目落地的第一个北方城市,胡晗翰总经理表示,“我相信,未来成功施救的案例会层出不穷,青岛的公益爱心精神将持续不断得到发扬。”

此次演习活动的成功举办,展示了爱心救项目落地后的推进成果,提高了公众急救意识与参与度。未来随着更多爱心力量的加入,青岛爱心救·5分钟社会救援圈将对提升青岛市乃至整个社会的应急救护能力赋予更加深远的意义。

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公益市集,巧妙地将海姆立克、心肺复苏与AED操作等急救技能融入趣味集章游戏,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热情参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