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汶川县支平货运部法定代表人在县政务大厅交通运输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仅十分钟就领取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2个证照。四川卿尔顿酒店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周先生仅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在县政务服务大厅市场监管窗口成功领取了开办餐饮店所需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真的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现在的政务服务真是太高效了!”办事人员纷纷感慨。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来自南桥社区的群众为汶川政务中心出入境分中心民警送来了一面锦旗。据了解,该群众准备到香港参加亲友的婚礼,在没有了解清楚办理流程的情况下已经订好前往香港的机票、食宿等,得知按正常办理流程他无法按时到达香港时,显得尤为着急。汶川政务中心出入境分中心民警在了解情况后,通过“绿色通道”专窗专人服务机制,第一时间成功为其办理了港澳通行证,最大程度为群众节约了时间成本。在受理申请后第4日,群众领取了证件。
近年来,汶川县深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持续完善 政务服务体系。一是 优化提升县级政务服务大厅功能。为推进汶川县政务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给办事企业及群众提供高效有序的办事服务环境,汶川县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管理局加大对县级政务服务大厅的改造升级,拓展服务空间,完善设施设备。设置了一件事一次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多个综合服务专区,实现了“一站式”服务。同时,配备了智能化的叫号系统、自助服务终端等设备,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二是 全面推进基层政务服务站点建设。加强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代办员队伍建设,在全县9个便民服务中心设立金融服务终端设备9个,为老百姓提供就地余额查询、现金转账、社保缴纳、电话费充值、交易明细打印等金融服务600余次。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向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延伸,编制各镇法定行政权力事项116项,明确赋予各镇县级行政权力事项181项(第一批55项,第二批126项),各镇属地事项责任清单共计109条。下放森林草原防灭火行政权力事项14项。将医保参保登记、费用报销等17项日常业务下放到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事。三是 线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县政务服务大厅2024年1-9月,共受理办件22466件,1-9月共收到评价数20937条,满意率100% 。网上办事项数占比93.35%、一次办事项数占比100 %、全程网办率92.83%、办件覆盖率81.15%、承诺件承诺提速率93.97%、即办比例达到89.57%。实名认证90个;事项认领已全部认领完成,共认领5190项。推进政务服务移动应用建设,“汶易办”APP上线运行,专区服务设立帮办代办专区64项、一件事服务专区16项、川渝通办专区178项、企业绿色通道专区121项、省内通办专区163项、一证一照专区112项、零材料服务专区13项、秒批秒办专区6项、一坊一园专区177项,实现群众和企业办事指南查询、网上智能预审、办事进度查询、在线咨询投诉、远程视讯帮办和满意度评价。
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一是 精简审批事项。积极创新审批方式,超前服务,要求各职能部门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再瘦身,审批流程再精简,全面梳理办事事项,“瘦身”办事流程,“减肥”申报材料,各部门材料减免率从11%提升到58.63%。二是 压缩审批时限。通过优化流程、减少环节、并联审批等方式,大幅压缩审批时限。办理时限压减70%,办理环节压减80%。在县政务大厅一楼设立综合窗口,大力推进“一次办结”、“限时办结”,一般事项平均受理时间压缩在10分钟以内,行政审批事项在法定办理时限上平均缩短50%,政务服务事项精简率达60%,压缩率达45%,行政效能明显提升。三是 推行“容缺+承诺制”。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系列决策部署,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创新、流程再造,组织梳理政务服务容缺受理事项。进一步压减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审批效率,根除行政审批办事难、效率低、反复跑问题,不断为政务服务提“温度”、改革步伐提“速度”。
持续 创新政务服务举措。一是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入推进。以“高效”为发起点,打造“集成服务”快车道,整合事项、优化流程、一表申请、一次办理,实现了从“多头跑”到“一次办”的转变。截至目前,已办理“开办餐饮店”一件事8件,“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15件,“新生儿出生一件事”33件,“残疾人服务一件事”1件,“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93件,“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118件,“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176件(包括工程建设项目的水电气网报装以及个体户的供电报装)。二是 “跨镇通办”取得突破。围绕卫生健康、生育收养、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重点领域梳理出《汶川县“跨镇通办”事项清单(第一批)》,共计40项事项。在汶川县范围内打破地域限制,改变原来按户籍地办理的模式,群众可自由选择在就近的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清单内有关业务的办理,用“数据跑”“快递跑”代替“群众跑”,实现群众跨镇全流程无障碍通办、“就近办”的目标,打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实现辖区内镇与镇、镇与村、村与村之间跨域通办。三是 “帮办代办”服务贴心周到。成立9镇83村(社)180余人的帮办代办队伍,以“全程帮办”“我陪群众走流程”等工作机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保姆式“一对一”贴心帮办代办服务,彰显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优质服务,不断优化我县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持续强化 政务服务监管。一是 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建立了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全覆盖。通过线上线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改进政务服务的重要依据。二是 加强对政务服务工作的日常监督。要求各窗口单位认真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切实加强窗口管理工作,监督人员坚持每天对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到岗到位情况、卫生保洁情况、办件服务情况进行检查。严格执行大厅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着力整治窗口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业务能力不足、纪律松弛、“慵懒散漫”等问题。三是 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强化责任追究,对违反工作纪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不良影响的窗口工作人员,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记录备案作为窗口单位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把行之有效的做法转化为制度,形成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使政务大厅作风纪律更加严谨,办事速度更加高效,服务态度更加优质,办事群众更加满意。
下一步,汶川县将不断创新举措,继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以实际可操作性和群众需求度为出发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推动汶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