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卫视《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本周六迎第二战 走近苏东坡的灿烂风华

来源:东方网    2024-11-01 09:34
来源: 东方网
2024-11-01 09: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品诗词之美,传诗礼家风”,近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国学小名士》第七季《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于山东卫视重磅播出。本季节目延续上一季“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的竞赛主题,将聚焦八位历史著名诗人,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引领观众走近他们的精彩作品与炫彩人生。11月2日本周六,节目将迎来循环攻擂赛第二战,带大家走近宦海沉浮却始终乐天的宋诗大家苏轼,了解“反emo达人”东坡居士的人生自洽智慧。

苏轼“马甲”大揭秘 千面“苏仙”你了解多少

苏轼人称“苏仙”,不仅位列“唐宋八大家”,是人尽皆知的大文豪,更是北宋著名的美食家和治水专家,被当代网友爱称为“爱民坡”、“宗师坡”、“美食坡”等,如今千面风华,尽可于节目中得窥。

于“文”一道,苏轼之词传天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对苏轼名作如数家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成就千古悼亡词之首,《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奠基豪放词派,而《水调歌头》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更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中秋词第一。

于“食”一道,苏轼发明的东坡肉、羊蝎子等美食,至今仍为老饕们喜爱。小选手们在节目的鼓励下纷纷为苏轼推荐起了家乡美食,恨不能与苏轼同游大好河山的模样令人忍俊不禁,不仅瞬间拉近了古今的距离,更道出了苏轼在接连被贬的苦痛中找寻自我和解的乐观密码。

在此之外,郦波教授还为大家娓娓道来了苏东坡与杭州名景三潭映月的渊源,原来三潭映月竟是苏轼为疏浚西湖所建,而网络热梗“怀民亦未寝”的真相更令人暖心莞尔。千面苏仙的灿烂风华,令在场所有人如醉如痴。

小小粉丝团传承“东坡精神”: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即将在周六播出的节目作为苏轼主场,“东坡小小粉丝团”们当仁不让绽放了异彩。

来自安徽合肥的张益铭小朋友将苏轼视为朋友,每当生活遇到挫折就读一读苏东坡,从中汲取豁达的治愈。如今12岁的他依靠诗歌开蒙,通过父亲亲手为他编纂的古诗词书,已然拥有了两三千首的诗词储备量。从不识字,到融于心,父子俩通过诗词达到了思想上的共振,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书传家”。

而来自浙江杭州的来丁丁自称“东坡小书童”,年仅11岁便已拥有了3000+的诗词储备量,更是对东坡生平倒背如流,童真又有趣的发言频频笑倒众人。来丁丁的妈妈用自己最喜欢的苏轼诗词勉励儿子:“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告诉他就算生活一地鸡毛,也不要气馁,不如把鸡毛捡起来,扎一个漂亮的鸡毛掸子。

众位才华横溢的“小名士”,究竟谁能脱颖而出,上期夺魁的王蒙、王博言父子又是否能够保住擂主,就在本周六播出的节目当中,让我们拭目以待!

港通四海,陆连八方,口碑天下,辉映全球,《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由山东省港口集团冠名播出。《国学小名士》第七季《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每周六20:30在山东卫视重磅播出,以诗相约,才动中华,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