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连云港市公路事业发展中注重加强公路文化建设,提出实施“文化强路”系统工程,提炼并打造“山海连云 道济天下”公路文化品牌,构建“四通八达”文化体系,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系统规划,扎实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该单位继续被认定为全省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山海连云,概述了连云港市的自然风貌,更隐喻了连云港公路人意志如山,情怀似海,革命理想高于云天的精神状态。道济天下,即让道路连通全天下,指公路人积极践行“大道为公 心路为民”核心价值理念,深入领会“坚持交通先行、坚持创新引领、坚持交通天下”宝贵经验,立足于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本职工作,积极服务人民群众出行,打造人民满意公路,为建设交通强国、当好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不懈奋斗。
精心谋划,建立完善文化体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公路文化建设纳入公路发展整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部署推进。一是建立健全公路文化建设领导机制。建立“中心党委统一领导、各单位各部门协同分工、各方力量融合汇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公路文化建设塑造强大合力。二是制定出台《连云港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山海连云 道济天下”文化品牌实施方案》,明确文化品牌建设背景、建设目标、特色发展模式、文化品牌内涵及理念体系、实施路径及举措等。三是建立组织文化体系。在广泛开展问卷调查、职工座谈讨论、专家研讨的基础上,确定了“山海连云·道济天下”的品牌名称,“打造人民满意公路”的行业使命,“大道为公 心路为民”的核心价值理念,“畅安舒美、智慧高效、绿色低碳、品质服务”的行业愿景和“踔厉奋发、担当奉献、务实创新、勇当先锋”的公路精神,完善了公路文化建设“四通八达”体系架构,加强公路文化系统建设,将文化建设与公路业务工作相融合。
双向发力,内强载体、外树形象。一是提升氛围,打造阵地。在公路中心办公场所全面开展文化氛围提升,在机关大厅、走廊等广泛宣传公路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公路发展优秀成果,提振公路人精气神。充分利用公路设施、场站宣传公路文化,在311国道“晶都驿站”等公路服务设施设置“山海连云 道济天下”公路文化小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路核心价值体系,242省道黑林服务区围绕“大美山海路”主题加强文化氛围渲染。为打造社会公众了解公路文化建设的窗口,更好地展示公路文化和加强文化品牌传播,依托311国道白塔综合服务基地,精心打造集连云港公路文化展示厅、“红橙映港城”品牌展示馆、任同昌劳模工作室、阅览室及室外文化展示于一体的连云港公路文化展示基地。室外建有文化长廊等进行文化氛围烘托,利用“公路驿站”,向过往司乘人员和社会宣传、展示公路文化。室内公路文化展示厅面积达125平方米,集中展示了连云港公路文化建设历程、特色亮点和成果等。连云港公路中心机关以及各直属单位均设立了职工书屋、健身活动室等,充分利用办公楼、服务区和收费站等场所营造、提升文化氛围,开展公路文化宣传展示。二是优化手册,创新载体。在原公路文化手册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山海连云 道济天下》连云港公路文化手册,编印《连云港公路文化手册(精华版)》口袋书,在全体职工中进行广泛宣贯,促进公路核心价值理念入脑入心。编印《陌上花》公路职工原创作品集、《公路先锋》模范人物故事集,及时收集最新成果,不断丰富完善作品集内容。
凝心聚力,公路文化成果丰硕。发挥公路老职工传帮带作用,积极调动公路青年文学爱好者、文艺人才开展表演、创作,参与各类文化活动。表演演讲方面,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比赛”,公路职工蒋真珍在市“红心向党 启航未来”窗口服务行业普通话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被授予“连云港市推广普通话形象大使”称号。微视频创作方面,公路职工原创阅读小视频《我心中的连云港——四通八达 人和路畅》获得市第七届经典·阅读达人选拔赛单位组二等奖;讲述公路人廉洁故事的微视频《廉洁之路》入围第二届中国·扬州“运河清风”微电影大赛。开展“人人dou安全”微视频征集,对收集的18个公路职工原创作品开展评选。开展“书香溢公路”读书活动,并制作读书视频展播。歌曲创作方面,《连心的彩虹架乡间》《幸福的道路有多长》《青年筑梦乡村路》等8首原创歌曲、歌词参加江苏省“四好农村路”主题歌曲评选。对职工原创行业之歌《坚强的铺路石》进行再创作,组织职工开展大合唱,展现行业精神,提振公路士气。诗歌创作方面,职工原创歌颂公路人抗疫事迹的诗歌《致敬,你的勇敢冲锋》在新华日报交汇点刊发,诗歌《绿色乡村路》在《苍梧晚报》刊发。思想理论研究方面,两名公路职工撰写的思想政治研究论文获得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优秀政工论文三等奖,近年来有多篇论文在各级行业政研会评审中获奖。(夏雪 崔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