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美术学院周振锋:以艺载道,育人传承环保艺术路

来源:东方网    2024-11-07 16:13
来源: 东方网
2024-11-07 16: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河北美术学院教师周振锋,以卓越的教学成果和创新的环保艺术创作,成为高校雕塑教育和文化传承领域的杰出代表。作为一名甘肃庆阳人、国家三级美术师,高级雕塑师,轮胎兽创始人,周振锋自工作以来始终秉持“奉献自身,服务社会”的理念,以推动雕塑教育和环保艺术为己任,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周振锋认为,雕塑不仅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种思想的凝练与文化的延续。他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体悟雕塑艺术的文化厚度,特别是在传统古建筑泥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和人生观。他认为,每件雕塑作品都承载着创作者的思考,它们跨越时空传递出不同的思想与美感。为此,他在多项校园实践项目中积极参与指导,以自身实践不断充实学生的学习体验。他所倡导的雕塑教育不仅关注技术训练,更注重学生的思维启迪和价值引导,成为业界认可的标杆。

在课余时间,周振锋投身环保艺术创作,提出“废物再造、赋予新生”的理念。他将废旧轮胎打造成艺术作品,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和价值。他的代表作《轮胎兽》在2019年甘肃首届“最精美雕塑工艺”评选中夺冠,并获得广泛关注。2020年,他作为轮胎创意雕塑家嘉宾参与《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与全国观众分享其环保创作理念。他还作为共青团中央与阿里巴巴闲鱼的代言人,拍摄主题宣传片《开挂吧少年》,推广环保艺术。

在艺术创作上,周振锋的作品《红》《长征路上》《船路》等,屡获教育部和全国展览的大奖。此外,周振锋在学术研究方面也不断精进。

2021年,他的论文《挖掘水陆庵传统泥塑与双林寺传统泥塑中的思想差异》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优秀论文奖,进一步丰富了雕塑艺术研究的视角。

周振锋始终认为,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要忠实于传统,又要不断创新。他用作品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敬畏。他坚信,雕塑教育不仅在于传授技艺,更在于引导学生找到自我表达的方式,让他们的作品充满思想的张力和艺术的生命力。在教学和创作中,他努力做到言传身教,将“雕塑艺术是思想的凝练”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以身作则地履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周振锋的育人理念和实践成果,为高等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生机和视野。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艺术为人”的真谛,不断鼓励学生用作品述说自我、表达思想,致力于雕塑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为新时代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