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职业院校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的价值意蕴和实施路径研究

来源:东方网    2024-11-11 14:38
来源: 东方网
2024-11-11 14: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看待,必须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切实增强思想性、理论性,防止其形式化、表面化。只有不断增强职业院校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才能提升职业院校思政课的实效性,才能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才能使职业院校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

一、 新时代提升职业院校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的价值意蕴

思想性反映了思政课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体现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理论性反映了思政课的学理性和系统性,体现了用什么理论、如何用理论培养人的重要问题。思想性、理论性是思政课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的根本要求,必须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更好满足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和期待。要不断推进思政课的课程内容建设,在深化思想性、强化理论性上下功夫。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要不断夯实内容基础、做好内容建设。

二、 实现职业院校思政课思想性和理论性有机结合的路径研究。

(1)从体现课程的政治属性、育人特性、传播文明的本质强调教师要厚植根基,突出思想性。纵论天下,挖掘思想深度;贯通中西,拓宽思想宽度;立德树人,托举思想高度;明确主义,把握思想纯度;以人为本,传播思想温度。

(2)基于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知识结构,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等方面,强调教师要慎思明辨,彰显职业院校思政课理论性。一是言之有“理”;二是精辟说“理”;三是实践明“理”。    

(3)基于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规律,强调教师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职业院校思政课亲和力。其一,纯粹高尚,释放感召力;其二,有趣有味,增强吸引力;其三,传统时尚,激扬魅力。

(4)从大学生的现实情况和需要出发,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完成课程教育教学任务,强调教师要审时度势,增强职业院校思政课针对性。一是抓住牵动学生的社会“焦点”;二是回应困惑学生的时事“热点”;三是解决困扰学生的生活“难点”。(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赵敏、祁爽、陈小芹)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