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要“收鞭”“推车”“加力”

来源:东方网    2024-11-14 15:02
来源: 东方网
2024-11-14 15: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党员干部“小马拉大车”现象频出,过去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基层干部常说“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上面千把刀、下面一颗头”。

为基层减负要主动“收鞭”。 现在往往是上级多人、多科室、多部门对接基层1人,上级部门往往是只顾“挥鞭赶路”,“鞭打快牛”,制定减负制度后,常常说立行立改,但“热度”一过,“气氛”一减,就开始变“花招”“出对策”,文件改头换面成“提示”,不走公文平台,通过工作QQ群、微信群直接发送,考核内容“只增不减”“只多不少”,基层大“表”哥、大“表”姐依然存在。帮助基层“减”包袱、“减”负担、“减”压力,要不留余地落实中央关于减负的要求,主动“收鞭”,真正的让基层干部从“束缚”中解脱出来。

为基层减负要下马“推车”。 解决“小马拉大车”基层治理突出问题,“为马赋能”是重要一环,基层干部有想法、有干劲,却苦于事太多,主要原因在于“骑马者”太多,“推车者”过少,部分行业职能部门,业务科室,往往因为有基层的存在,“两手插兜”直接上马,“施工”变“监工”。要为基层减负,就要完善权力清单,改变行业职能部门变“监工”的现象,让行业部门担起职责,主动“下马推车”,俯下身子抓落实,这样才是真正为基层减负。

为基层减负要自我“加力”。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烦琐、任务重,但有的人能“以一当十”,有的人能“以十化一”。作为基层工作者要树立“以一当十”的担当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制定自己的“工作流”,把工作任务化繁为简,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以练就宽肩膀、硬脊梁。同时要磨炼出“以十化一”的攻坚本领,将多个任务、多个目标整合为一个整体,提升自己的思维认知水平,以更好地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产生协同效应。(王瑞)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