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法院+两级妇联 重庆打造“三峡小渝儿”留守儿童司法保护品牌

来源:东方网    2024-11-14 14:54
来源: 东方网
2024-11-14 14: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12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推进会暨打造“三峡小渝儿”留守儿童司法保护品牌发布会。

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市妇联、市高法院、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梁平区、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人民法院,以及相关区县妇联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重庆市妇联、重庆市高法院的指导见证下,  重庆二中法院和辖区9个区县基层法院和妇女联合会签订了《关于建立三峡库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共促机制的合作协议》,协议围绕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失责线索互通机制、家庭教育失责共同应对机制、家庭教育指导协同共促机制、监护困境家庭联合帮扶机制、问题留守儿童失管介入机制等五个方面制定,四级法院+两级妇联携手,从源头筑牢三峡库区留守儿童保护屏障。

2021年至2024年10月,重庆二中法院及辖区两级法院审结各类未成年人案件14394件,重庆二中法院联合辖区法院成立全市首个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的临时党支部,并设立全市首个专门学校巡回审判站、首个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制定标准化“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获得最高法院肯定推介。

紧扣自身和辖区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实际,重庆二中法院提出“1314N”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思路,“1”指一个根本目的,即“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3”指三项工作职能,即“前端参与‘涉未’违法犯罪源头预防”“中端依法公正审理‘涉未’案件”“末端助推‘涉未’权益综合保护”;另一个“1”指一个侧重点,“健全与‘三峡库区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生发机制’相适应的一体化‘涉未’审判机制”;“4”指四大工作任务,即“高质量完成司法办案、高标准化解‘涉未’争议、高起点赋能综治治理、高水平提高司法服务”;“N”是指N项工作举措”,指为实现前述目标任务推出N项措施,如一个司法保护基地、一个联席会议机制、一场法治剧大赛、一场学术论坛等。

正是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基础上,重庆二中法院、辖区各基层法院与相关区县妇联协商,共同会签《关于建立三峡库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共促机制的合作协议》,此次“三峡小渝儿”司法保护品牌的打造,旨在形成更具重庆辨识度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

同日,重庆二中法院还开展了法院开放日活动,万州区百安小学学生代表50人参加了活动,法官向同学们讲解了法徽、法袍、法槌等的含义,用情景剧互动形式演绎处理校园欺凌的各种方式,法警指导学生沉浸式体验部分警用装备,让同学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法律知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