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屈原》荣获2024郭沫若文学艺术奖“艺术大奖”

来源:东方网    2024-11-15 09:20
来源: 东方网
2024-11-15 09: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13日下午,沫若故里——乐山市沙湾区迎来一抹暖阳。2024郭沫若文学艺术奖颁奖典礼汇聚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以“沫若”的名义共襄盛举、书写华章,纪念郭沫若诞辰132周年。乐山市沙湾区选送的舞剧《屈原》荣获2024郭沫若文学艺术奖“艺术大奖”并在活动中精彩上演。

演员们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诠释了屈原这一历史人物的伟大形象,演出结束后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喝彩声。

舞剧《屈原》由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沙湾区委和区政府指导,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沙湾区承发国资有限公司出品,乐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乐山文广演艺有限公司演出。作品根据郭沫若经典话剧改编,是2022年乐山市为纪念郭沫若诞辰130周年而创作,先后参加第三届四川艺术节,荣获第五届四川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剧目奖”,并获得四川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2022年起,该剧先后在沙湾沫若剧院、四川大剧院、重庆国泰艺术中心等地展演,以其深厚的爱国主义内涵和艺术魅力,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舞剧《屈原》共分《橘》《陷》《辩》《节》四幕,以屈原的千古名篇《橘颂》为切入点,对屈原的一生进行高度凝练。剧本以楚怀王对秦外交上的两条路线的斗争作为全剧线索,构成代表爱国路线的屈原与代表卖国路线的南后等人之间的戏剧冲突。

整部舞剧气势磅礴,剧情波澜起伏,通过全新的视角和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再现了屈原心之所善、九死未悔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坚贞不屈、上下求索的风骨气节。同时,在保留原作框架的基础上,通过舞剧进行了更加意境的呈现,舞蹈选择了秦汉时期的舞蹈风格,快与慢结合、激烈与柔美共存,在增强舞蹈观赏性的同时,也兼具了叙事性。

【第一幕 橘】此幕表达“独立不迁”的爱国情怀,诗韵悠远,在楚地漫山的橘林间传颂。《橘颂》的核心表达是“独立不迁”“横而不流”,这也是舞剧想表达的中心——屈原九死未悔、上下求索的风骨气节,以及他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幕 陷】此幕发生在楚宫,可观楚国宫廷的金碧辉煌之象,可见“楚舞醉碧云”的婉曲流动之美,可感屈原笔下《九歌》祭祀场面的庄严肃穆之景。

【第三幕 辩】此幕主要体现婵娟在斗霜傲雪中恪守本心,凛然不惧为屈原申辩的过程,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心路历程。

【第四幕 节】此幕展现屈原忠贞爱国、固守气节的精神在婵娟身上得以升华。婵娟替屈原赴死,化作了《橘颂》之精神,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下一步,舞剧《屈原》计划开启全国巡演,让更多人欣赏到该剧的魅力。

(乐山市沙湾区委宣传部:欧阳志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