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中国四大名石雕刻艺术展成功举办,天工与巧思惊艳首都各界

来源:东方网    2024-11-15 10:37
来源: 东方网
2024-11-15 10: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开幕现场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近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七届中国四大名石雕刻艺术展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圆满结束。本次展览汇聚了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的百余件精美雕刻艺术作品及珍稀原石,展现出了四大名石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首都金秋十月的文化盛事之一。

本次展览的档次和规格之高,为近年行业之最。展览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及四大名石产区地方政府联合举办,并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四层环廊展厅展出,权威的主办方以及优越的展览条件,一方面保证了展览的顺利进行,确保观众高质量的观展体验,同时也充分彰显了展览的规格之高以及行业主、承办单位对展品艺术价值的肯定。

展览现场

在本次展览中,四大名石产区优秀的石雕作品同场展示,争奇斗艳,充分展示出展览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四层环廊展厅内陈列着百余件四大名石雕刻作品,涵盖了各个品种和题材,作品形式多样,有摆件、挂件、印章等,充分展示出了中国四大名石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展览全面体现了名石文化的综合性与广泛性,是当代名石文化的一次集大成式展览。

本次展览共收到800余件以四大名石为材质的雕刻作品报名参展。参展作品风格多样、色彩斑斓、创意频出,极具文化品位及观赏性。为保证最优秀的作品参展,评委们面对800多件巧夺天工的石雕作品,评选得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共评选出42件金奖、42件银奖和48件铜奖,最终脱颖而出的近百件石雕作品不仅代表了工艺的巅峰,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典范。严谨的参展评选标准,保证了展品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本次展览是一次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展览。

展览现场

为保证展出效果,策展与布展团队匠心独具,充分利用环廊的独特展场条件,强调展览互动性和创新性。整个展陈设计布置巧妙,四大名师交相辉映,环廊展厅通过环绕式的布局,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精心的灯光设计,使每件展品都能得到最佳展示效果。互动性和文创区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这里不仅展示了各种与工艺美术相关的文创产品,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技术创新方面,本次展览特别推出了“VR云展厅”,借助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将整个展览精彩内容全景式扫描、制作,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美好感受。

展览现场互动区域

展览现场

展览自开展以来,受到了首都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在10月18日的开幕式上,包括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副馆长王辉,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驻会副理事长任建新等重要领导和嘉宾出席,显示了对该展览的高度重视。展览恰逢金秋十月,是首都最美的季节,也是北京的旅游旺季,展览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来参观,现场人流如织,很多家庭带着孩子参观展览,这不仅体现了展览的吸引力,也反映了首都各界人士对于中国名石文化和工艺美术的热爱和支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