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民歌上线多个网络音乐平台啦!

来源: 东方网
2024-11-15 15: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挖掘大别山民歌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由六安市文旅局和六安市文化馆精心制作的《民歌六安》专辑在喜马拉雅、QQ音乐、酷狗音乐等平台同步上线!

六安,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以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而闻名。这里的红色大别山民歌,如《八月桂花遍地开》和《送郎当红军》等经典曲目,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也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歌曲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讲述了革命故事,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批新编或原创的大别山民歌相继问世,并逐渐流传开来。例如,《红了大别山》《四季读书歌》《绿水青山幸福来》以及《茶恋》等作品,它们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融入了新时代元素,展现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类新兴民歌不仅丰富了大别山地区的文化内涵,也为古老的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更容易被年轻一代所接受和喜爱。

大别山民歌是流传于中国安徽省、湖北省和河南省交界处的大别山区的一种汉族传统音乐形式,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源自古代部落时期的民间歌谣,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而成。这种民歌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还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与情感表达。大别山民歌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基础,展现了“以山为根、以水为脉”的艺术特色。其内容广泛涉及劳动生产、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故事等多个方面,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在当地民众中世代流传下来。在音乐风格上,大别山民歌融合了多种元素:既有体现山地民族性格中的粗犷豪迈之气,也融入了淮河流域特有的小调、秧歌曲式等细腻柔美之音,使得整首歌曲旋律跌宕起伏、富有变化,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此外,大别山民歌还常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让听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歌曲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

为了更广泛地传播大别山民歌,六安市文旅局和六安市文化馆组织大别山民歌非遗传承人,以及一批优秀专业歌手现场演唱、录制,精心打造《民歌六安》专辑。目前,20多首民歌作品已全部制作完成,正式上线喜马拉雅,并在QQ音乐、酷狗音乐平台同步宣传推广。

非遗传承人余述凡 现场演唱录制

非遗传承人王凤琴 现场演唱录制

市级非遗传承人刘红梅 现场演唱录制

区级非遗传承人彭良玉 现场演唱录制

现场演唱指导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