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岔县聚焦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开展、管理难到位、作用难发挥问题,实施“家”行动,通过多维联排、多方互助、多元联动,推动流动党员愿归巢、有归属、更归心。
开展“回家”行动 多维联排促“归巢”
“亲爱的党员朋友,欢迎归‘家’,请您及时到党群服务中心报到,组织时刻在您身边……。”
一封流动党员“归巢”倡议书和设置的43个流动党员报到服务热线,为流动党员指明“回家路”。无论是就业流动型、“候鸟”流动型,还是学习备考流动型,让流动党员时刻感受组织就在身边,这是南岔县不断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质效的一个生动体现。
开展“回家”行动以来,南岔县逐步构建起县、镇、村社三级流动党员联管网络,在县级层面,县委组织部与人社、市场、住建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流动人口、社保缴纳、工商登记、建筑工人等实行全覆盖排查;在镇级层面,落实专人负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对农村、社区、新兴领域等流动党员逐一进行登记;在村社级层面,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通过网格查、上门访、电话问、微信找,精准定位流动党员,确保底子清、数据新、情况明。结合定期排查情况,动态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库,对符合条件的流动党员“应纳尽纳”。同时,建立流入党员“周转池”,对流入时间较短,不足6个月的党员,实行兜底管理,确保“流出即流入”无缝衔接。
开展“安家”行动 多方互助强“归属”
在城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科社工正在为流动党员王阿姨颁发《流动党员活动证》。“网格员入户时了解到我的情况,向我详细介绍了报到流程,让我找到了组织。现在经常参加支部活动,退休生活丰富了不少”王阿姨说。
“指尖课堂”又开课啦……,党群服务中心插花公益课开班啦……,“法律援助日”到啦……一个个活动预告、一次次温馨提示,凝结起党组织与流动党员的情感纽带,增强流入党员的“归属感”。
南岔县针对流动党员开展“安家”行动,结合党员年龄、职业、流入时间、兴趣爱好等因素,有针对性选派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驻村干部、党建联建共建单位党员、网格党支部委员、党员中心户、居民党员志愿者等与流动党员“结对”。“每月至少通一次电话、发一次信息,每季度至少见一次面、共同开展一次活动”等工作要求的提出,有效打破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升对流动党员的思想动向、生活动态掌握的精准度,让“点对点”开展精细化服务更有抓手。
今年9月,在了解到“结对”流动党员于双溥家中亲属患病无人照顾、家庭困难等情况后,南岔县南岔镇红旗村村书记第一时间前往其家中,送去必要生活物资,及时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和思想上的关怀。
“安家”行动开展至今,已引导46名党员找到组织,累计为流入党员“办实事、解难题”15件(次),让他们真正从“流入”向“融入”转变。
开展“恋家”行动 多元联动促“归心”
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社区需求清单项目主动认领、居民“微心愿”靠前领办……;开展“反哺家乡促发展”活动……在流动党员“恳谈交流会”上,针对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议题,流动党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
编制流动党员“认岗、任责、认亲”服务项目清单,畅通流动党员“建言、共商、互助”渠道,组织流动党员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网格党群服务点,广泛参与基层治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8场(次),征集促进家乡发展意见建议50余条,满足了流动党员“自我实现”的需求。
“回家备考有些时间了,最开始挺迷茫的,通过网格党组织的帮助,我成功应聘了镇里‘见习生’,能够参与基层工作让我积累了宝贵经验,能够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感到很自豪。”近日,南岔县南岔镇城林社区流动党员张丽敏说道。
南岔县坚持以组织为媒、以活动为介,为流动党员搭建作用发挥平台,让流动党员“回家”“安家”更“恋家”。(南岔县委组织部 苏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