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邹平市突出四个“特性” 提升全民应急救护能力

来源:东方网    2024-11-21 15:26
来源: 东方网
2024-11-21 15: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邹平市红十字会紧紧围绕全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大力实施“‘红暖邹平 救在身边’全民应急救护能力提升工程”,全力推动县域应急救护工作提质增效。9月5日,我市“小红讲急救”应急救护微课堂获得全省红十字应急救护优秀创新案例一等奖,9月12日山东省暨滨州市红十字会“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我市召开,同时应急救护典型做法多次被《中国红十字报》、中社部《社区》杂志等宣传推广。

一是突出“长效性”,强化部门联动。坚持党建引领,与市委组织部、市委社工部、市卫健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红暖邹平 救在身边’全民应急救护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统筹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社会组织等资源要素,有效运用县、镇、村三级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分领域分系统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培训,打造健全社会急救培训新引擎、主阵地,截至目前已建成市级标准以上应急救护培训基地4处。联合市委两新工委开展“一企一支急救队”培训活动,邹平市4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个企业至少有3名以上红十字救护员。联合市教体局开展教师岗前培训,确保每一名上岗教师具备应急救护职能。开展“珍爱生命、救在身边—鲁中职业学院全员应急救护培训活动”,利用一年时间,实现学院4000余名师生应急救护培训全覆盖。

二是突出“专业性”,育优师资力量。面向医疗系统招募红十字应急救护讲师179人,组建240余人的邹平市红十字应急救护讲师团,全市16个镇街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覆盖。研究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小红讲急救”红十字应急救护微课堂的通知》,明确培训范围,将社区、农村、学校、机关、企业等居民作为重点培训对象,要求全市16个镇街每个镇街每月至少举办2场微课堂;县级应急救护培训志愿服务队,每月至少开展3场微课堂。截至目前,我市已开展“小红讲急救”微课堂150余场,市红十字会安排专人每月对参加“小红讲急救”应急救护微课堂的开展情况、讲师活跃率等进行统计。年底根据讲师参加频次和培训效果进行评分奖励。举办邹平市第一届应急救护师资大赛,评选金牌、银牌、铜牌讲师,探索分层次管理办法,激发工作干劲。每季度召开一次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沙龙,针对授课中存在问题开展“头脑风暴”,研究更新应急救护课件,保证授课内容专业性。

三是突出“智能性”,做实阵地保障。有序推动AED和急救器材配备。今年9月,邹平市第一批公益AED(10台)完成投放。加快建设AED信息管理平台,努力实现120调度系统和志愿者服务平台有效衔接,打造邹平市5分钟社会救援圈。建成邹平市首个景区和农村孝善食堂红十字应急救护站,力争三年内,在县域858个村、20个城市社区、473家规上工业企业、2家交通客运站、2家体育场馆、6家大型商超、9个旅游景点、31家千人以上学校等人流密集场所,实现红十字急救站全覆盖。

四是突出“广泛性”,营造良好氛围。聚焦打造应急救护培训新格局,推动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党校、老年大学、中小学校培训学习课程;常态化组织群众体验活动,在节假日特别是在“5.8世界红十字日”“5.12防灾减灾日”和世界急救日期间,举办“红暖邹平 救在身边”健步跑、急救体验小站、亲子急救技能体验等活动。依托社区“公益集市”,设置应急救护培训站点,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急救培训的热情。开展“红十字知识进校园”活动,将生命教育和急救技能普及到全市中小学课堂,提升青少年自救能力。通过电梯广告等形式,多渠道宣传社会急救内容,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社会网格化治理体系,联合各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加强对群众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宣传。定期在“邹平市红十字会”公众号发布推文、制作“全民应急救护能力提升工程”宣传折页和发放家用“急救包”等,广泛普及社会急救知识,注重挖掘应急救护典型事迹,营造“人人想救、人人敢救、人人会救、人人能救”的良好社会急救氛围。(黄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