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清华大学-广联达实践教学基地入选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

来源:东方网    2024-11-22 10:03
来源: 东方网
2024-11-22 10: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陆续公布了2024年北京高校本科教学项目建设评选结果,清华大学-广联达实践教学基地入选北京本科高校产学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瞄准“行业综合引领”的学科建设目标,实施“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数理基础扎实、专业能力一流、创新意识敏锐的新型大土木类人才。自2019年开始,以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认识实习》为共同的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清华大学土木工程授课团队和广联达科研团队合作,以智慧土木和数字建造为实践目标和授课内容,在清华大学和广联达两个单位进行协同的交叉型、创新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

针对当前土木工程学科快速发展的智能化、数字化与材料学、力学的融合趋势,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积极、引领的课程优化和教育体系改革。自2019年至今,清华大学-广联达已开展5个年度的协同人才培养,每年进行近百余人次的协同实践授课和工程现场实践。2023年,清华大学-广联达联合成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高水平、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平台。

合作方式

清华大学-广联达的协同人才培养采用产学研深度合作方式,通过良好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对象遴选,协同进行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高水平、交叉型人才培养。

(1)清华大学以材料、力学、建筑、交通、海洋、管理、人工智能等专业的优秀教师组成授课团队,并通过《认识实习》课程的课程内容设计、实践对象遴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联合行业数字化建筑领域的顶尖企业,进行理论授课、数字化建筑平台实践、工程现场实践,从本源上保障了校企合作实践课程的高水平开展。

(2)广联达基于企业在数字化建筑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面对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高水平、交叉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数字建造、软件编程、BIM、CIM、数字孪生、智能工程管理、工程应用多个角度,遴选优秀的人员组成授课团队,与清华大学的授课团队进行密切的沟通(课程设计)和合作(实践授课),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质量。

清华大学-广联达协同授课团队和参课同学

数字化建筑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授课

数字化建筑解决方案授课

数字化建筑在北京新机场建设中的应用

北京新机场现场考察和专业实践

雄安新区地下管廊建设和智能巡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