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条可掺氢高压长输管道 西部天然气公司包头-临河输气管道工程项目正式竣工投产

来源:东方网    2024-11-22 14:35
来源: 东方网
2024-11-22 14: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22日,国内首条可掺氢高压长输管道西部天然气公司包头-临河输气管道工程项目正式竣工通气,实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天然气管道互联互通,为内蒙古地区的能源供应格局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也为国内管道掺氢应用领域实践迈出坚实一步。

包-临管道项目是国内首条具备掺氢输送能力的高压长输天然气管道,项目总投资9.1亿元,主干线全长约 249公里,其中在巴彦淖尔境内236公里。项目起点为包头市九原区、沿途经过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五原县,在临河区与长乌临管道实现联通。项目投运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天然气管道全面实现互联互通,打通了巴彦淖尔市管道天然气“县县通”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呼包鄂、巴彦淖尔、乌海市天然气环网供气格局,有效降低了长乌临管道单线运行风险,为巴彦淖尔市开辟了第二条供气路径,进一步提升了地区安全稳定供气能力,降低沿线居民、工业生产能源采购成本。

此外在管道功能方面,西部天然气公司积极抢抓“双碳”战略目标带来的发展窗口期,发挥公司管网建设优势、提前部署、主动介入管道输氢业务,将包临输氢管道设计为可掺氢高压长输管道,管道掺氢比例可达10%,为公司未来“气碳氢”三网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将为自治区氢能消纳、丰富氢能利用场景产生积极助力。

未来,西部天然气公司将进一步开发巴彦淖尔、包头、乌海沿黄河流域等地区的天然气产业投资,推动天然气化工、天然气供能产业的发展,获得联动增值效益。未来可利用管道输氢供能,为下游钢铁、化工等产业输送绿氢,为氢能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基础设施支持,推动巴彦淖尔等沿黄河地区能源结构向更清洁、高效的方向转型,为落实“五大任务”,推动我区经济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