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塘区科技创新“大考”绽异彩:全省第三喜捧“最佳”

来源:东方网    2024-11-26 14:38
来源: 东方网
2024-11-26 14: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浙江省统计局与省科技厅联合重磅发布《2023年度浙江省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在这场覆盖全省90个县(市、区)的科技实力“大考”中,钱塘区脱颖而出,以创新指数182.6的亮眼成绩,位居全省第三。较上一年度提升25个点,增幅更是雄踞全省之首,当之无愧地将“最佳进步奖”收入囊中,成为全省科技发展版图上的闪耀之星。

这份报告运用“创新指数”开展动态监测评估,从科技投入、技术创新、科技产出、转型升级、创新环境这5大一级指标,细化至34个二级指标,对各地科技综合实力进行全面“扫描”,精准勾勒区域科技进步水平、创新能力以及创新创业生态全景。

钱塘凭何能一举拿下“最佳进步奖”?作为全省最年轻的行政区之一,其“创新之路”走得坚实且笃定,背后是诸多努力与积累。

先看数据,实力尽显。在5个一级指标里,钱塘有4项稳稳跻身全省前五强。科技投入、创新环境两大指数,在全省各县(市、区)中位列第二,转型升级指数斩获第三,科技产出指数位居第四。聚焦二级指标,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7项关键指标,钱塘表现卓越,稳稳站在全省第一梯队,彰显雄厚创新底蕴。

亮眼成绩绝非偶然,是多年深耕科技创新的有力见证。于创新环境打造上,钱塘将人才强区置顶为首要战略,多管齐下拓宽引才渠道,广聚战略科技人才、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厚植创新创业沃土。仅2023年,就有123名各类优秀人才汇聚于此。同时,加速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精心构建特色企业创新积分体系,成功跻身科技部“创新积分工作试点单位”,为创新注入“金融活水”。

在践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征途上,钱塘全面发力。研发投入层面,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强化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布局,筑牢根基。“中国医药港”拔地而起、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获批中央事业单位法人并揭牌,R&D经费投入强度达5.25%,高居全省第二,为科研突破蓄足动力。

主体培育环节,钱塘坚守企业创新主体本位,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搭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架构。得益于此,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在全省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大批活力充沛、创新力强的企业成为驱动区域创新的“引擎”。

成果转化方面,钱塘巧谋实干,着力构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搭建区域技术转移服务网络,设立技术合同登记点,编织起科技成果全周期服务“一张网”,推动发明专利就地交易、高效转化、快速应用。区内发明专利拥有量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均位居全省前三甲,积攒起深厚创新势能。

展望未来,钱塘将乘胜追击,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环境,紧握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上奋勇争先,化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续写辉煌篇章,领航区域创新发展浪潮。(厉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