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如何破解“指尖之累”?当虹龙智亮相世界元宇宙大会

来源:东方网    2024-11-28 10:56
来源: 东方网
2024-11-28 10: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微信一响,心里一颤”

“外出检查第一件事就是打卡发截图”

“一个表格多个系统填报,重复劳动成了常态”

这些场景,是许多基层干部日常工作中的真实写照。

尽管“互联网+政务”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的初衷很美好,但在一些实际场景中却因为“多系统重复填报”“过度留痕”“强制使用”等问题,让干部疲于应对各种“指尖工作”,难以专注于核心任务,甚至形成了一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那么,该如何破解这种“指尖之累”?

11月25日,在由中国仿真学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2024第三届世界元宇宙大会上,当虹龙智提供了全新思路。

会上,解决方案总监吴俊丰发布了《人工智能+数据空间赋能基层治理》主题报告,结合广东某地的实践案例,深入剖析了政务AI大模型在破解基层治理困境中的创新应用。

(当虹龙智发布主题报告现场)

当虹龙智以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模态政务数据作为算料资源,通过全方位、多层次训练,为基层政务打造了基于多模态AI政务大模型的“AI数字社工”。

这一智能助手不仅能看图识字,还能理解语义、生成智能报告,甚至可以跨系统自动抓取和整理数据,替代了大量重复性劳动,以往需要花几天甚至几周完成的工作,在它的帮助下可以迅速搞定??~

(AI数字社工具有看、听、说、思考与执行能力)

另外,“AI数字社工”能够通过梳理、整合不同系统中的表格和字段,筛选出高频报表,帮助各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和自动填报,将“指尖时间”还给干部,让他们更专注于服务群众。

举个例子,在“低保金申报”这一复杂场景中,基层干部原本需要填写26套表单,跑完57个环节,流程耗时长达一个月。

在“AI数字社工”上线后,填表时间缩短至1天,还可以直接避免跨系统操作,为基层干部和群众都大大减轻了负担,每年为社区减少至少1人月的工作量。

((第三届世界元宇宙大会现场)

除此之外,“AI数字社工”还能承担更复杂的任务,比如风险预警。在燃气瓶安全核查中,网格员只需上传现场照片,大模型就能自动识别设备是否合规、是否存在隐患,并提前给出预警提示,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响应。

吴俊丰在会上提到:“技术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AI数字社工’的核心优势就在于以数据为基石、以智能为手段,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指尖任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服务群众。”

(吴俊丰发布《人工智能+数据空间赋能基层治理》报告现场)

未来,当虹龙智将继续推动AI技术在更多场景中的深度应用,为基层治理的数字化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