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领“打卡”黄茅海跨海通道 盛赞家乡巨变 看好台山发展

来源:东方网    2024-11-28 11:10
来源: 东方网
2024-11-28 11: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月25日,刚刚通过交工验收的黄茅海跨海通道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35位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台山籍侨领齐聚一堂,参加“大桥经济·侨见台山”主题采风活动,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侨领们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好桥梁与纽带作用,不遗余力宣传推介台山的独特发展优势和优越投资环境,吸引更多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回乡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乘“大桥经济”东风   台山迎来发展新机遇

黄茅海跨海通道全长约31公里,作为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以及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重大工程,其开通不仅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再添一座新黄金海上通道,更为台山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该通道的建成将极大缩短珠海金湾到江门台山的通行时间,从原来的1个多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有力改变粤西沿海地区与大湾区核心区域通道单一的现状,实现大湾区经济发展向粤西和沿海地区辐射。

对于台山而言,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开通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台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但长期以来受到交通不便的制约。随着通道的开通,台山的区位优势将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也将吸引更多大湾区游客前来游玩和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

在黄茅海大桥上,侨领们远眺碧波荡漾的黄茅海水域,无不感慨万分。他们相信,随着“大桥经济”的到来,台山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投资空间。他们表示将继续关注家乡的发展动态,为台山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巴拿马西部中华公所秘书长李志思说:“通道的开通也让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联系更加紧密,‘一小时生活圈’的形成使大家对大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感觉大湾区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

澳门台山同乡会理事长林陈红霞说:“桥通了以后,非常方便我们居住在澳门的台山人回来家乡,回乡投资或者老人家回乡养老都是很好的选择。”

来自香港台山同乡总会港岛分会荣誉会长的鞠凤兰说,之前她已经在水步镇投资了台山展丰制冷厨具设备有限公司。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自己回家的路更近了,她对未来的投资也更加充满信心。“以前从香港过来台山都要好几个小时,现在过来真的很方便,回来的路近了。”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助力家乡未来发展

在采风活动中,侨领们参观了黄茅海跨海通道以及位于台山斗山园区的两家企业——广东合兴食用油有限公司和迪生力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他们深入了解了企业的生产流程、产品质量以及市场前景,并感受到了家乡在“大桥经济”东风下的巨变与崛起。

侨领们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好桥梁与纽带作用,不遗余力地宣传推介台山的独特发展优势和优越投资环境。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回乡投资兴业、共谋发展。同时,他们也期待台山能够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余立一是澳门台山同乡会副理事长,目前正着手将端芬镇海口埠的东陵学校改造为华侨文化研学中心。他表示,黄茅海跨海通道拉进了台山和澳门的距离,期盼能有更多港澳同胞一同加入侨建筑的保育工作,共同守护宝贵的文化遗产。

美国旧金山曾三省堂主席曾荣欢表示,看到家乡巨大的变化,他深感自豪,希望更多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兴业,共同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秘鲁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阮景星表示,将积极向秘鲁的华人华侨宣传台山发展机遇,鼓励他们回乡投资兴业。

巴西广东同乡总会秘书长梅玉娟也表示,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影响力,为台山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此次活动不仅让侨领们亲身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变与崛起,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在“大桥经济”的推动下,台山正逐步成为大湾区的“黄金内湾”,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投资前景。(黎少驹 江台宣)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