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投资“加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铁力量”

来源:东方网    2024-11-30 09:43
来源: 东方网
2024-11-30 09: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今年1到10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51亿元,同比增长10.9%,投产铁路新线2274公里,重点工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展现了中国铁路的发展成就,更是国家实力和民生福祉的直接体现。

密织 路网, 为社会 繁荣发展 提供强劲动力 作为国家铁路网的主通道,“八纵八横”干线铁路经济带动作用明显。目前,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6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6万公里,建成投用铁路客运车站超3300座,其中高铁车站超1300座,路网规模质量实现跃升。今年以来,我国铁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仅10月份就有宣城至绩溪、潍坊至烟台高铁相继开通运营,还有一大批铁路重点工程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铁路的建设激活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力推动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释放出澎湃的发展活力。

便捷铁路 经济稳步 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随着铁路,尤其是高铁的飞速发展,不仅乘火车出行越来越便捷,各地经济也乘着铁路的“东风”走上快车道。以山东为例,刚开通运营的潍烟高铁,每日便开行动车组列车20趟,将莱州、招远至济南的时空距离分别压缩至1小时4分、1小时15分,不仅便捷了各城市间人民的出行往来,也加快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互联互通,为城市融合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如今,越来越多的铁路新线建成通车,开到家门口的动车让人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铁路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让区域之间的活动更加频繁,也让流动的中国呈现出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

铁路发展 为百姓 民生福祉 铺平 幸福路。 身居偏远山村的百姓一直梦想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背井离乡打工的游子总是渴望回家的道路平坦通畅。随着全国路网的不断完善,16万公里的铁路为山里的百姓铺平了进城道路,让远赴千里的打工者不再忧愁归家难,一趟趟飞驰的列车载着人民奔向各自梦想的生活。从绿皮火车到高铁动车,从通宵排队到网络购票,从排队人工安检到刷身份证快捷进站,从纸质车票到电子客票,铁路在加快建设的同时,也不断引进新技术改进提高服务质量,为百姓民生福祉铺平幸福路,让人民生活越来越便捷。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铁路建设投资“加码”,铺就了一条条“幸福路”“追梦路”“发展路”,我们期待并坚信,中国铁路必将以“路”为媒,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大“铁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贾海山、冉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