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蛙来哒吃蛙节”为例,看餐饮品牌造节背后的底层运营逻辑

来源:东方网    2024-12-02 10:17
来源: 东方网
2024-12-02 10: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最近,蛙来哒一年一度的吃蛙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此次吃蛙节在延续“宠粉”模式的基础上,一如既往推出了系列优惠活动,如「5折限时抢」、「单品福利低至2.8折起」、「节日套餐」等,契合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等多元化的就餐需求,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实现声量和销量的双重爆发。

毋庸置疑,当下“造节”已经成为餐饮品牌营销的一种流行趋势。然而,随着近年来造节营销泛滥,品牌想要从中脱颖而出,并非一件易事。

所以不妨以蛙来哒“吃蛙节”为案例,来探讨一下餐饮品牌造节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又该如何脱颖而出?

1、造体验,激发消费者深度参与和互动

吃蛙节是蛙来哒为了回馈粉丝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厚爱,所打造的一个宠粉活动,旨在让蛙粉们可以在这个专属节日里尽情享受牛蛙美食带来的愉悦和乐趣,让消费者真正感受到品牌的温暖与关怀。

且在吃蛙节期间,蛙来哒通过线上抢券、线下储值抽奖等方式为消费者带来切实的优惠,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顾客的参与感与互动性。

2、造IP,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差异化认知的

好的品牌造节,是可以让节日IP成为品牌的超级符号,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差异化认知的。

蛙来哒通过把吃蛙节活动变成一个固定的、持续经营的节日,不仅实现了特定日期和品牌的深度捆绑,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牢固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提升品牌强认知,让消费者一提到这个特定日期就能联想到蛙来哒以及蛙来哒吃蛙节。

3、造形象,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吃蛙节期间,蛙来哒针对核心消费群体需求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活动和特色菜品,打造更具人文关怀和温度的品牌形象。同时通过“吃蛙节”这一活动,蛙来哒向受众传递了品牌对美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引发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从而增强他们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弄清品牌造节的底层逻辑后,再来看看蛙来哒吃蛙节是怎样脱颖而出的。

4、线下+线上多渠道布局,最大限度渗透目标消费群体

针对线上,蛙来哒首先利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对活动进行预热,吸引大量用户关注,让品牌声量在短时间内获得了集中曝光。与此同时,蛙来哒抖音、美团直播间优惠和福利同步开启,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并刺激了他们的购买欲望。这些方式不仅增加了蛙来哒吃蛙节的曝光度和影响力,还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行为,让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直播上线仅5天,GMV突破3628万。

针对线下,蛙来哒联动全国上百家门店,推出“储值抽奖”活动,通过吃蛙代金券、双人霸王餐券、黄金以及iPhone16手机等丰厚的奖品吸引消费者参与。消费者在门店内不仅可以体验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还可以通过现场的互动活动,获得额外的惊喜,从而引爆线下消费热情。

蛙来哒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布局,将节日的氛围拉满,成功获得了巨大流量和关注度。但从更深层次来看,蛙来哒吃蛙节所追求的绝不仅是简单的曝光或流量,它的最终目的是借这个方式去扩大节日IP的影响力,形成品牌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记忆点,从而更好地抢占消费者的心智,赢得更多市场机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