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胜利油田东胜公司,王刚这个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无数石油工人的心灵。他以匠心独运的技能和持续不断的创新精神,不仅赢得了富民兴鲁劳动奖章、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石化特级技师、为民技术贡献奖等30余项荣誉,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石油工人的责任与担当。
自踏入石油行业的大门,他便将自己的根深深扎进了生产一线。降低劳动强度、实现安全绿色生产、提升生产效率,成为了他不断追求的目标。无数个日夜,他刻苦自学,潜心钻研,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他对技术的思考和探索。同事们戏称他的笔记本为采油现场的“百科全书”,因为每当遇到生产难题,他总能从这本“宝典”中找到灵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工人有技术才更有力量”的道理。
创新,是他职业生涯的关键词。面对生产中取盘根不便的难题,他并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发明了油井新型气压式盘根,并在42口油井上成功应用,荣获了胜利油田第六届“为民技术创新奖”二等奖。此外,他还研发了油井生产稳压装置和安全放空回收装置,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消除了安全环保隐患。在信远采油管理区,他更是主持完成了无人机巡检项目,通过集成双视频监控、电子围栏示警、5G无线传输等先进技术,为油田的智能化管理开辟了新的道路。
作为东胜精攻创新工作室的领头人,不仅自己创新,还积极发挥工作室的技术辐射作用。他组织开展“进班站、传技艺、解难题”活动,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完成创新成果30余项。他的工作室也因此被评为“胜利油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为了创新创效的典范。
在人才培养方面,同样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创新制定了“三实、三会、三结合”的培训模式,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现场,寓教于乐,逐步提升员工技能。他亲自带徒,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传帮带”活动,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技能人才。在他的精心培养下,许多年轻人在全国、中石化和油田级竞赛中脱颖而出,为油田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他还制定了管理区全年全员培训计划,形成了“一日一题、一周一课、一月一考、一季一赛”的培训机制。根据季节特点,以安全生产、设备保养和标准化操作为主线,对一线员工进行标准化操作培训。同时,他还对外承接了新春公司、油田培训中心等大学生培训班,挂牌成立胜利油田高校毕业生培训基地,为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故事,是新时代石油工人的缩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与责任担当的内涵。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石油工人开始投身于技术创新和技艺传承的事业中去。他们以王刚为榜样,自主创新、钻研探索的精神在管理区遍地开花。激励着他们为祖国的石油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的石油传奇。(张康)